| 前言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16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6-26页 |
| ·高血压病 | 第16-18页 |
|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 ·高血压的分类 | 第17页 |
| ·高血压的诊断 | 第17-18页 |
| ·高血压病的降压治疗 | 第18-20页 |
| ·降压目标 | 第18-19页 |
| ·降压药物种类 | 第19页 |
|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 第19-20页 |
| ·钙离子拮抗剂 | 第20-21页 |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第21-23页 |
| ·CCB 与 ARB 联合抗高血压治疗 | 第23-26页 |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6-33页 |
| ·病例选择 | 第26-28页 |
| ·入选标准 | 第26页 |
| ·排除标准 | 第26-27页 |
| ·剔除标准 | 第27-28页 |
| ·试验药物 | 第28页 |
| ·给药方法 | 第28-29页 |
| ·停药标准 | 第29页 |
| ·观察方法及指标 | 第29-30页 |
| ·随访时间及要求 | 第29页 |
| ·有效性指标 | 第29-30页 |
| ·安全性指标 | 第30页 |
| ·疗效判断 | 第30-31页 |
| ·主要疗效判断 | 第30-31页 |
| ·次要疗效判断 | 第31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31-33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33-41页 |
| ·一般情况 | 第33-34页 |
| ·有效性结果 | 第34-37页 |
| ·治疗期 4 周后、8 周后平均谷段坐位舒张压分析 | 第34-35页 |
| ·治疗期 4 周后、8 周后平均谷段坐位收缩压分析 | 第35-36页 |
| ·治疗期 8 周后平均谷段坐位血压控制率和有效率分析 | 第36-37页 |
| ·安全性结果 | 第37-41页 |
| ·不良事件 | 第37-38页 |
| ·治疗期前后体重、心率及心电图比较 | 第38页 |
| ·治疗期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 第38-41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41-48页 |
|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压治疗 | 第41-42页 |
| ·替米沙坦的抗高血压治疗 | 第42-44页 |
|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抗高血压治疗 | 第44-45页 |
| ·关于本试验 | 第45-48页 |
| ·对血压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对尿蛋白的影响 | 第46页 |
| ·不良反应 | 第46-47页 |
| ·总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