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多要素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7页 |
·零部件形状尺寸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三坐标测量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单一方向位移测量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光学非接触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机器视觉测量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复杂零件多要素测量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多传感器测量法 | 第24-26页 |
·三维扫描测量研究现状 | 第2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26-27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课题来源 | 第27-2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复杂零件多要素测量系统研究 | 第29-41页 |
·典型零件要素分析 | 第29-38页 |
·花键毂零件要素分析 | 第29-34页 |
·滑座零件要素分析 | 第34-35页 |
·外圈零件要素分析 | 第35-36页 |
·叶片零件要素分析 | 第36-38页 |
·复杂零件多要素测量方法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要素分组后各部分测量方法研究 | 第41-69页 |
·内花键测量方法分析 | 第41-46页 |
·非接触激光传感器测量内花键 | 第41-43页 |
·内花键自适应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43-45页 |
·内花键测量方法的比较和确定 | 第45-46页 |
·外轮廓测量方法分析 | 第46-50页 |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量轮廓面 | 第47-49页 |
·外轮廓面测量方法比对与确定 | 第49-50页 |
·端面和柱面测量方法分析 | 第50-59页 |
·传感器精度及性能分析实验 | 第52-55页 |
·传感器三维数据处理 | 第55-58页 |
·端面与柱面测量方法比对与确认 | 第58-59页 |
·小孔测量方法分析 | 第59-67页 |
·孔的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59-61页 |
·孔的非接触测量 | 第61-64页 |
·孔的激光传感器测量方法 | 第61-62页 |
·孔的机器视觉测量方法 | 第62-64页 |
·小孔测量方法的比对和确认 | 第64-67页 |
·三坐标测量方法 | 第64页 |
·激光传感器测量方法 | 第64-65页 |
·机器视觉测量方法 | 第65-66页 |
·单一方向位移传感器测量方法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多要素测量系统整体设计与数据融合方法 | 第69-86页 |
·花键腰毂测量系统整体设计 | 第69-80页 |
·多要素数据融合方法 | 第80-85页 |
·数据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80-81页 |
·三维扫描的数据拼接与融合 | 第81-83页 |
·变尺度点云数据融合方法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测量系统综合误差分析与评定 | 第86-99页 |
·评定方法分析 | 第86-92页 |
·尺寸误差评定 | 第86-87页 |
·形状误差评定 | 第87-91页 |
·位置度误差评定 | 第91-92页 |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 第92-95页 |
·尺寸测量精度 | 第92-93页 |
·高度尺寸的重复测量精度 | 第92-93页 |
·平面尺寸的重复测量精度 | 第93页 |
·形状误差测量精度 | 第93-94页 |
·外圆跳动测量精度 | 第93-94页 |
·平面跳动测量精度 | 第94页 |
·轮廓度测量精度 | 第94页 |
·位置度测量精度 | 第94-95页 |
·样机节拍估计 | 第95页 |
·SPC 质量过程控制 | 第95-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