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阳极材料概述 | 第10-12页 |
| ·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阳极材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 ·Al-Zn-In系列牺牲阳极材料特征 | 第12-14页 |
| ·Al-Zn-In系列合金牺牲阳极特点 | 第12-13页 |
| ·Al-Zn-In系合金牺牲阳极化学成分及电化学性能 | 第13-14页 |
| ·阴极保护原理及技术应用 | 第14-16页 |
| ·阴极保护原理 | 第14-15页 |
|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 第15页 |
|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 第15-16页 |
| ·铝合金的腐蚀过程 | 第16-17页 |
| ·影响阳极腐蚀过程的介质因素 | 第17-18页 |
| ·海水腐蚀的特点 | 第17-18页 |
| ·影响海水腐蚀的因素 | 第18页 |
| ·铝及其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 | 第18页 |
| ·杂质元素对铝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8-21页 |
| ·杂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 第19-20页 |
| ·Si的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 ·Cu的作用机理 | 第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实验介质 | 第23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23-25页 |
| ·极化曲线和环状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 第23-24页 |
|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24页 |
| ·扫描电化学实验 | 第24-25页 |
| ·表面形态观察 | 第25-26页 |
| 第3章 不同Fe杂质含量Al-Zn-In合金的电化学行为 | 第26-57页 |
| ·不同Fe杂质含量Al-Zn-In合金的极化曲线 | 第26-37页 |
|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第26-31页 |
| ·孔蚀电位与NaCl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 第31-33页 |
| ·孔蚀电位与pH值的关系 | 第33-34页 |
| ·线性拟合分析 | 第34-37页 |
| ·环状阳极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第37-44页 |
| ·交流阻抗谱图分析 | 第44-54页 |
| ·Nyquist谱图 | 第44-48页 |
| ·Bode谱图 | 第48-51页 |
| ·拟合电路分析 | 第51-54页 |
| ·扫描电化学测试 | 第54-55页 |
| ·表面形态观察分析 | 第55-57页 |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55-56页 |
| ·金相显微观察结果 | 第56-57页 |
| 第4章 不同Si和Cu杂质含量Al-Zn-In合金的电化学行为 | 第57-66页 |
|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第57-58页 |
| ·交流阻抗谱图 | 第58-61页 |
| ·扫描电化学分析 | 第61-62页 |
| ·表面形态观察分析 | 第62-66页 |
| ·扫面电镜SEM观察 | 第62-64页 |
| ·金相显微观察结果 | 第64-6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