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论文

福利治理视角下“公益招投标”的运作过程研究--以上海市D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导论第11-25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文献回顾第13-18页
     ·国内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第13-15页
     ·国外关于“契约式”购买服务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研究现状及趋势述评第18页
   ·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18-20页
     ·相关概念第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第20-23页
     ·理论视角第20-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23-25页
     ·创新之处第23-24页
     ·研究不足第24-25页
第2章 治理环境:“公益招投标”的运作基础第25-35页
   ·“公益招投标”的现实需求第25-27页
     ·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第25-26页
     ·原有福利服务的单一低效供给第26-27页
   ·“公益招投标”的实施基础第27-30页
     ·政府理念的更新第27-28页
     ·社会组织的成长第28-29页
     ·社区层面的实践第29-30页
   ·“公益招投标”运作的要素分析第30-35页
     ·“公益招投标”运作的行为主体第30-31页
     ·“公益招投标”运作的行为规则第31-33页
     ·“公益招投标”运作的行为对象第33-35页
第3章 治理过程:“公益招投标”的运作过程第35-52页
   ·授权与委托:合作关系的建立第35-39页
     ·社区需求的界定第35-37页
     ·招标与投标第37-38页
     ·签订合同第38-39页
   ·冲突与协调:服务输送的运转第39-45页
     ·冲突的领域第40-41页
     ·伙伴关系的建立第41-42页
     ·服务资源的转换第42-45页
   ·监督与评估:服务效果的考核第45-49页
     ·服务机构自评第45-46页
     ·引进第三方评估第46-47页
     ·社区公众的参与与监督第47-49页
   ·小结第49-52页
第4章 治理反思:“公益招投标”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2-60页
   ·权力中心“单一化”第52-55页
     ·供给主体:社会组织竞争力度不足第52-53页
     ·受益主体:社会公众有限参与第53-54页
     ·合作主体:基层政府被动参与第54-55页
   ·角色边界模糊化第55-57页
     ·基层政府责任缺失第55-56页
     ·制度缺失第56-57页
   ·合作结构科层化第57-60页
     ·行动主体间关系不平等第57页
     ·行动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第57-58页
     ·行动主体间缺乏协商机制第58-60页
第5章 完善治理:“公益招投标”的运作优化策略第60-66页
   ·优化“公益招投标”的政策设计第60-62页
     ·准确定位运作目标,提高服务供给效率第60-61页
     ·完善“公益招投标”的运作具体细节第61-62页
   ·政府维度:构建平等协商、对话合作的参与机制第62-64页
     ·体制理顺:转变政府观念、明确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分工第62-63页
     ·关系建构:营造多元化竞争环境,扩大福利服务供给市场第63-64页
   ·非营利组织维度:提高自身能力第64-66页
     ·加强自身建设,处理好与政府的合作关系第64页
     ·多渠道融资,降低对政府的依赖第64-65页
     ·建立策略联盟,提升服务质量第65-66页
第6章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1:访谈提纲第73-75页
附录2:访谈对象一览表第75-76页
卷内备考表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运作--湖南省X县S村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高考竞争场域内高中生人际关系研究--以江西省Y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