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国内外海底隧道建设概述 | 第12-15页 |
·海底隧道的特点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海底隧道渗流场的研究 | 第16-21页 |
·海底隧道涌水量方面 | 第21-2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研究 | 第24-38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裂隙岩体渗流的几何参数 | 第25-26页 |
·裂隙的方向和产状 | 第25页 |
·裂隙形状及尺寸 | 第25-26页 |
·裂隙间距或裂隙频率 | 第26页 |
·裂隙隙宽 | 第26页 |
·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二维裂隙网络模拟 | 第26-30页 |
·裂隙参数分布函数 | 第26-28页 |
·Monte-Carlo模拟生成原理 | 第28-30页 |
·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等效方法 | 第30-36页 |
·渗透张量的导出 | 第30-31页 |
·方向性渗透椭圆 | 第31-32页 |
·多组平行裂隙岩体的等效渗透系数张量 | 第32-34页 |
·交叉裂隙岩体的等效渗透系数张量 | 第34-36页 |
·渗透张量主值及主渗透方向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海底隧道渗流场分析及涌水量预测的解析法 | 第38-50页 |
·引言 | 第38页 |
·渗流场分析及涌水量预测的解析解 | 第38-48页 |
·国内外常用解析公式 | 第38-41页 |
·基于椭圆简化的渗流场分析 | 第41-43页 |
·保角映射 | 第43-45页 |
·问题的求解 | 第45-46页 |
·涌水量各量值之间的关系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海底隧道渗流场分析及涌水量预测的模型试验研究 | 第50-72页 |
·引言 | 第50页 |
·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第50-58页 |
·研究现状 | 第50-52页 |
·相似理论的基本定理 | 第52-53页 |
·应力场相似理论 | 第53-56页 |
·渗流场相似理论 | 第56-58页 |
·试验总体设计 | 第58-70页 |
·工程背景 | 第58-59页 |
·原型选择 | 第59-60页 |
·参数选取 | 第60-61页 |
·相似材料选取 | 第61-63页 |
·试验台架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63-65页 |
·模型制作及开挖测试 | 第65-6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海底隧道渗流场分析及涌水量预测的数值法 | 第72-92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FLAC3D基本原理 | 第73-76页 |
·关键方程 | 第73-74页 |
·计算特征 | 第74页 |
·渗流分析参数 | 第74-76页 |
·计算模型及方案 | 第76页 |
·结果分析 | 第76-88页 |
·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6-79页 |
·注浆圈厚度的影响 | 第79-81页 |
·上覆水深的影响 | 第81-83页 |
·上覆岩体厚度的影响 | 第83-85页 |
·注浆圈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85-88页 |
·现场应用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1-102页 |
学术论文 | 第101页 |
科研项目 | 第101页 |
荣誉奖项 | 第101-10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