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序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条件 | 第11页 |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五 研究步骤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浪漫主义音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第二节 浪漫主义音乐特征总结 | 第18-20页 |
一 旋律 | 第18页 |
二 节奏 | 第18页 |
三 和声曲式 | 第18-19页 |
四 主题 | 第19页 |
五 情感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勃拉姆斯与《狂想曲》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勃拉姆斯生平与《狂想曲》的创作背景 | 第20-25页 |
一 遵循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 | 第20-22页 |
二 受浪漫主义时代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狂想曲》作品分析 | 第25-29页 |
一 《狂想曲》创作背景 | 第25-26页 |
二 《狂想曲》作品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狂想曲》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29-50页 |
第一节 旋律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29-34页 |
一 音调更富有抒情歌唱性 | 第29-32页 |
二 强弱变化更加复杂 | 第32-34页 |
三 丰富的织体 | 第34页 |
第二节 节奏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34-38页 |
一 很多次渐慢rit的出现 | 第35-37页 |
二 采用交叉节奏,切分等不规则节奏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曲式,和声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38-43页 |
一 具有标题音乐的特质 | 第39-40页 |
二 调性变化十分丰富 | 第40-43页 |
第四节 主题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43-47页 |
一 不同主题之间对比强烈 | 第43-45页 |
二 主题中的性格变奏 | 第45-47页 |
第五节 情感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第47-50页 |
一 丰富充沛的情感表达 | 第47-48页 |
二 选用质朴的民间音乐为素材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在古典主义的形式里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勃拉姆斯的历史地位 | 第50-53页 |
一 反潮流而行,坚决反对瓦格纳李斯特? | 第50-51页 |
二 浪漫的古典主义者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 第53-57页 |
一 运用古典主义严谨结构原则 | 第54-55页 |
二 抒发浪漫主义的情感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