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磷酸铁锂的碳包覆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第13-16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和工作原理第13-14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特性第14-16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6-20页
     ·LiCoO_2正极材料第16-17页
     ·LiNiO_2正极材料第17-18页
     ·LiMn_2O_4正极材料第18-19页
     ·三元正极材料第19-20页
   ·LiFePO_4正极材料第20-24页
     ·LiFePO_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20-21页
     ·LiFePO_4的制备第21-23页
     ·LiFePO_4的改性研究第23-24页
   ·选题依据和主要工作第24-2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7-33页
   ·实验试剂第27-28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8页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8-29页
     ·高温固相法第28-29页
     ·微波合成法第29页
     ·高温固相-微波法第29页
   ·电池的组装第29-30页
     ·正极第29页
     ·负极第29-30页
     ·隔膜第30页
     ·电解液第30页
     ·电池的装配第30页
   ·正极材料的表征分析第30-33页
     ·X射线衍射(XRD)第30-31页
     ·电镜扫描分析(SEM)第31页
     ·热分析(TG)第31页
     ·充放电测试第31页
     ·循环伏安测试(CV)第31-32页
     ·交流阻抗测试(EIS)第32页
     ·振实密度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LiFePO_4/C的高温固相法合成第33-64页
   ·引言第33-34页
   ·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_4/C的制备工艺第34页
   ·原料的热分析第34-35页
   ·LiFePO_4的制备条件优化第35-45页
     ·锂源的选择第36-38页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38-40页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40-43页
     ·升温速率的影响第43页
     ·前驱体烧结压力的影响第43-45页
   ·高温固相法最佳制备条件下合成的LiFePO_4性能研究第45-47页
     ·循环伏安测试第46页
     ·交流阻抗测试第46-47页
     ·振实密度分析第47页
   ·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_4/C的碳包覆工艺第47-59页
     ·碳源的选择第47-49页
     ·不同烧结阶段碳包覆的影响第49-52页
     ·前驱体预烧阶段不同碳包覆量的碳包覆第52-54页
     ·高温烧结阶段不同含碳量的碳包覆第54-57页
     ·二次烧结碳包覆第57-59页
   ·高温固相法最佳碳包覆工艺下合成的LiFePO_4/C性能研究第59-61页
     ·循环伏安测试第59-60页
     ·交流阻抗测试第60页
     ·振实密度测试第60-61页
   ·LiFePO_4正极材料碳包覆的机理探讨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LiFePO_4/C的微波法合成第64-83页
   ·引言第64-65页
   ·LiFePO_4的微波法制备工艺第65页
   ·LiFePO_4的微波法制备条件优化第65-76页
     ·微波烧结功率与烧结时间的影响第67-74页
       ·1000W时不同烧结时间的影响第67-69页
       ·600W时不同烧结时间的影响第69-71页
       ·500W时不同烧结时间的影响第71-74页
     ·微波连续烧结与间断烧结的影响第74-76页
   ·微波法最佳制备条件下合成的样品性能研究第76-77页
     ·循环伏安测试第76页
     ·交流阻抗测试第76-77页
     ·振实密度测试第77页
   ·不同碳含量的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7-80页
   ·微波法制备LiFePO_4的机理探讨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LiFePO_4/C的高温固相-微波法合成第83-96页
   ·引言第83-84页
   ·LiFePO_4/C的高温固相-微波法制备工艺第84页
   ·LiFePO_4/C的高温固相-微波法制备条件优化第84-93页
     ·纯LiFePO_4的高温固相-微波法制备第85-86页
     ·不同阶段碳包覆的LiFePO_4/C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6-89页
     ·固相法制备前驱体阶段掺碳量的影响第89-91页
     ·直接烧结与间断烧结的影响第91-93页
   ·高温固相-微波法最佳碳包覆工艺下合成的样品性能研究第93-95页
     ·循环伏安测试第93-94页
     ·交流阻抗测试第94-95页
     ·振实密度测试第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结论第96-97页
   ·展望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纳米孔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赫兹器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