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地理学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城郊遗产型景区游憩者地方感研究--以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引言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理论背景:地方理论研究逐步深化第10页
     ·现实背景:国民休闲时代已经到来第10页
     ·个案背景:遗产景区发展遭遇困境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实践意义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4-23页
   ·国内外地方理论研究进展第14-20页
     ·国外关于地方感、地方依恋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国内地方感、地方依恋研究进展第15-18页
     ·台湾地区学者地方感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内外遗产型景区游客研究进展第20-21页
     ·国外遗产型景区游客研究进展第20页
     ·国内遗产型景区游客研究进展第20-21页
   ·文献综述总结第21-23页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30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7页
     ·地方、地方性第23-24页
     ·地方感、地方依恋第24-25页
     ·遗产、遗产地、遗产型景区与风景名胜区第25-26页
     ·游憩、游憩者第26-27页
   ·研究理论基础第27-30页
     ·地方理论第27页
     ·休闲理论第27-28页
     ·旅游体验理论第28-29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0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30-40页
   ·研究方法第30-31页
     ·文献研究法第30页
     ·深度访谈法第30页
     ·问卷调查法第30-31页
     ·案例分析法第31页
     ·数理统计法第31页
   ·研究地域概况第31-35页
     ·地域范围第31-32页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介绍第32-34页
     ·案例研究地域的典型性分析第34-35页
   ·问卷设计第35-39页
     ·问卷结构第35页
     ·遗产型景区游憩者地方感测量量表的设计第35-39页
   ·调查过程第39-40页
     ·预调查第39页
     ·正式调查第39-40页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第40-75页
   ·量表信度分析第40-41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1-51页
     ·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性分析第41-44页
     ·游憩经验描述性分析第44-48页
     ·地方感描述性分析第48-51页
   ·遗产型景区游憩者的地方感在人口特征和游憩经验上的差异分析第51-65页
     ·遗产型景区游憩者的地方感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分析第51-59页
     ·遗产型景区游憩者的地方感在游憩经验上的差异分析第59-65页
   ·因子分析第65-75页
     ·相关系数矩阵(效度检验)第66-67页
     ·R 阵的特征值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第67-70页
     ·因子载荷矩阵第70-72页
     ·因子命名与分析第72-7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75-88页
   ·研究结论第75-79页
     ·城郊遗产型景区游憩者地方感测量两维度九指标第75-76页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游憩者地方感体验程度一般第76-77页
     ·游憩者的地方感在人口特征上具有显著差异第77-78页
     ·游憩者的地方感在游憩经验上具有显著差异第78页
     ·影响游憩者地方感的四大因子第78-79页
   ·构建闽南地域自然与文化遗产游憩地的地方性展示思路第79-86页
     ·一个宗旨第79-81页
     ·两大功能第81-82页
     ·三条主线第82-83页
     ·四方利益第83-84页
     ·五个类别第84-85页
     ·六种体验第85-86页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第86-88页
     ·研究创新第86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5页
附录 A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游憩者地方感调查问卷第95-9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城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为例
下一篇:文化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