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财政透明度的涵义以及“度”的界定 | 第17-19页 |
·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财政透明度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财政透明度与公共财政理论 | 第19-20页 |
·财政透明度与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页 |
·影响财政透明度的因素 | 第20-22页 |
·主观因素 | 第21页 |
·客观因素 | 第21-22页 |
·财政透明度的衡量标准 | 第22-28页 |
·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作用和责任是否明确 | 第22-24页 |
·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具体、多维、真实、及时便利 | 第24-26页 |
·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是否合理 | 第26-28页 |
3 对我国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作用及责任的考察和分析 | 第28-35页 |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政府范围界定不清晰 | 第28-29页 |
·财政管理及公开的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第29-31页 |
·西方国家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合理界定政府范围 | 第31-32页 |
·要有相对完善的公开的财政管理及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 第33-35页 |
·明确界定政府的范围 | 第33-34页 |
·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和财政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 第34-35页 |
4 对我国财政信息披露的内容及公布时机的考察和分析 | 第35-49页 |
·我国财政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5-41页 |
·财政信息公开的范围有限 | 第35-37页 |
·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过于简单 | 第37-38页 |
·财政信息公布的时间、频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38-39页 |
·保证财政信息真实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 第39-41页 |
·西方国家的经验借鉴 | 第41-42页 |
·扩大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 | 第41-42页 |
·提高财政信息公布频率 | 第42页 |
·完善对策 | 第42-49页 |
·完善复式预算体系,扩大并细化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 | 第42-44页 |
·完善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 第44-45页 |
·进一步提高财政信息公布的及时性和频率 | 第45页 |
·提高财政信息的真实性 | 第45-49页 |
5 基于预算管理流程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透明度 | 第49-58页 |
·预算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预算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我国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52页 |
·西方国家的经验借鉴 | 第52-54页 |
·延长预算编制和审批时间 | 第52-53页 |
·严格预算的执行程序 | 第53-54页 |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披露绩效信息 | 第54页 |
·完善的措施 | 第54-58页 |
·延长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时间 | 第54-55页 |
·规范预算的编制执行 | 第55-56页 |
·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 第56页 |
·应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督体系 | 第56-58页 |
6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