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检测与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电能质量的要求与内涵 | 第10-15页 |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10-11页 |
·电能质量的类型 | 第11-12页 |
·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 | 第12-14页 |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 第14-15页 |
·UPQC 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UPQC 组成、建模及功率流分析 | 第19-41页 |
·引言 | 第19页 |
·系统组成 | 第19-21页 |
·数学建模 | 第21-34页 |
·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采用占空比描述的低频模型 | 第24-29页 |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低频模型 | 第29-34页 |
·功率流动分析 | 第34-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UPQC 补偿量检测方法 | 第41-68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各轴分量特点 | 第42-47页 |
·带锁相环 UPQC 补偿量检测 | 第47-51页 |
·硬件锁相环 | 第47-48页 |
·软件锁相环 | 第48-51页 |
·无锁相环 UPQC 补偿量检测 | 第51-55页 |
·无锁相环补偿量检测方法 | 第51-54页 |
·简化的无锁相环补偿量检测方法 | 第54-55页 |
·补偿量检测延时补偿 | 第55-60页 |
·硬件延时改进补偿 | 第56-59页 |
·LPF 延时补偿 | 第59-60页 |
·仿真分析 | 第60-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UPQC 补偿控制策略 | 第68-100页 |
·引言 | 第68页 |
·间接控制策略原理 | 第68-70页 |
·电压电流补偿单元 PI 控制 | 第70-80页 |
·电压补偿单元 PI 控制 | 第70-75页 |
·电流补偿单元 PI 控制 | 第75-80页 |
·电压电流补偿单元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80-87页 |
·电压补偿单元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80-85页 |
·电流补偿单元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85-87页 |
·仿真分析 | 第87-98页 |
·PI 控制仿真分析 | 第89-96页 |
·滑模控制仿真分析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超级电容储能型 UPQC 研究 | 第100-128页 |
·引言 | 第100页 |
·调节器拓扑结构和功能组成 | 第100-102页 |
·超级电容储能型 UPQC 的数学建模 | 第102-104页 |
·VCU、CCU 数学模型 | 第102-103页 |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03-104页 |
·两种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104-109页 |
·补偿模式下的间接控制 | 第104-105页 |
·UPS 模式下的直接控制 | 第105-109页 |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109-119页 |
·双向 DC/DC 电路的工作模式 | 第109-111页 |
·Boost 模式下双向 DC/DC 控制 | 第111-115页 |
·Buck 模式下双向 DC/DC 控制 | 第115-119页 |
·仿真分析 | 第119-127页 |
·补偿模式仿真分析 | 第119-125页 |
·UPS 模式仿真分析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128-152页 |
·引言 | 第128页 |
·主电路设计 | 第128-137页 |
·UPQC 实验平台设计 | 第129-133页 |
·电压补偿单元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133-136页 |
·电流补偿单元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136-137页 |
·信号采集及控制电路设计 | 第137-140页 |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137-139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139-140页 |
·程序设计 | 第140-1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2-151页 |
·电压补偿单元独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2-143页 |
·电流补偿单元独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3-145页 |
·电压、电流单元协调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5-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4页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152-153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5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