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中国立法听证制度之完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5页
一、 立法听证制度的涵义与意义分析第15-22页
 (一) 立法听证的起源与相关概念第15-18页
  1. 听证的起源第15页
  2. 立法的概念第15-17页
  3. 听证的概念第17页
  4. 立法听证的概念第17-18页
 (二) 立法听证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1. 人民主权原理第18-19页
  2. 自然公正原则第19-20页
  3. 法治原则第20-22页
二、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执行情况及现状分析第22-30页
 (一)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产生背景第22-23页
  1. 全球化和 WTO 透明条款的外在冲击第22页
  2. 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第22-23页
 (二)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3-30页
  1. 我国法律对立法听证制度的相关规定第24-25页
  2.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实践情况第25-26页
  3. 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第26-30页
三、 他山之石——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的比较与分析第30-49页
 (一) 国外立法听证的方式与分类第30-32页
  1. 国外立法机关采用的听证方式第30页
  2. 国外对立法听证种类的划分第30-32页
 (二) 典型的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第32-39页
  1. 美国国会遵循的立法听证制度第32-35页
  2. 加拿大议会的立法听证制度第35-37页
  3. 德国联邦议会的立法听证制度第37-39页
 (三) 国外不同立法听证制度的异同第39-46页
  1. 立法听证的依据——抽象或具体第39-40页
  2. 号召的形式——议会主导与民众主导第40-41页
  3. 出席的程度——意见表达与利益平衡第41-42页
  4. 立法听证程序——宽松与严格第42-45页
  5. 立法听证事后工作——形式与实际第45-46页
 (四) 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的借鉴与启示第46-49页
  1. 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的局限性第46-47页
  2.国外立法听证制度的借鉴与启示第47-49页
四、 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建议第49-55页
 (一) 制定全国范围性的立法听证法第49-50页
  1.立法听证实践发展的需要第49页
  2. 我国宪法的内在要求第49页
  3. 指导地方立法听证的重要依据第49-50页
  4. 依法治国决心的有力体现第50页
 (二) 科学界定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第50-51页
  1. 区分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的适用范围第50-51页
  2. 适当限定立法听证的适用范围第51页
 (三) 完善立法听证程序的相关程序内容第51-52页
  1. 立法听证程序中的听证机构第51页
  2. 听证公告的发放第51页
  3. 听证陈述人和主持人的权利义务第51-52页
  4. 听证记录的管理第52页
  5. 听证会上的言论保护第52页
 (四) 积极拓展立法听证形式第52-53页
 (五) 正确认定立法听证报告的效力第53-54页
 (六) 加强立法听证程序的监督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1页
后记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从历史视角看12世纪罗马法复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