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底泵运动组件动力学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舱底泵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简介 | 第11-13页 |
·舱底泵故障相近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往复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啮合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发展 | 第14-16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舱底泵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18-31页 |
·曲柄连杆机构的力源 | 第18-23页 |
·缸内液体压力计算 | 第18-22页 |
·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 | 第22-23页 |
·曲柄连杆机构作用力分析 | 第23-28页 |
·缸内液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合成 | 第23页 |
·曲柄连杆机构各元件受力分析 | 第23-28页 |
·机体受力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舱底泵轴系扭转自由振动分析 | 第31-41页 |
·轴系扭转振动计算方法 | 第31页 |
·舱底泵轴系扭转振动模型简化及相关参数计算 | 第31-33页 |
·轴系扭转自由振动计算 | 第33-40页 |
·自由振动计算原理 | 第33-34页 |
·自由振动计算结果 | 第34-35页 |
·两对称分支轴系异向振动现象 | 第35-36页 |
·扭转振动实验分析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舱底泵轴系扭转强迫振动分析 | 第41-54页 |
·频域解析法扭转强迫振动计算 | 第41-48页 |
·计算原理 | 第41-43页 |
·液缸切向力矩的傅里叶变换 | 第43-45页 |
·激振力矩变换结果验证 | 第45页 |
·舱底泵轴系总激振力矩 | 第45-47页 |
·舱底泵轴系扭转强迫振动计算结果 | 第47-48页 |
·时域方法扭转强迫振动计算 | 第48-51页 |
·计算原理 | 第48-49页 |
·纽马克法的计算流程 | 第49-50页 |
·基于逐步积分法的扭转强迫振动计算结果 | 第50-51页 |
·舱底泵轴系扭转强迫振动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故障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54-61页 |
·故障分析 | 第54-55页 |
·扭转振动附加力矩的考虑 | 第54页 |
·扭转附加接触应力计算 | 第54-55页 |
·啮合扭转刚度分析 | 第55-57页 |
·Y.Cai 公式计算原理 | 第55-56页 |
·蜗轮蜗杆啮合扭转刚度计算分析 | 第56-57页 |
·齿顶修形系数对啮合扭转刚度的影响 | 第57页 |
·啮合扭转刚度对扭转附加力矩的影响效果分析 | 第57-59页 |
·优化措施及其效果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利用加速度响应及力源识别诊断舱底泵初探 | 第61-77页 |
·加速度响应实验分析 | 第61-63页 |
·实验系统 | 第61页 |
·测试结果 | 第61-63页 |
·舱底泵激励源识别故障诊断思路 | 第63-69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4-66页 |
·舱底泵的实验模态分析 | 第66-69页 |
·舱底泵内部激励源识别及验证分析 | 第69-75页 |
·最小二乘法识别载荷 | 第69-71页 |
·内部激励源识别结果验证 | 第71-74页 |
·激励力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