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概述 | 第10-13页 |
一、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的定位 | 第10-11页 |
二、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的功能 | 第11页 |
三、国内外法律关于律师会见权的比较 | 第11-13页 |
(一) 我国法律对律师会见权的规定 | 第11页 |
(二) 国外法律对律师会见权的规定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律师会见权的现状 | 第13-25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13-17页 |
(一) 《刑事诉讼法》关于律师会见权的规定 | 第13页 |
(二) 《律师法》关于律师会见权的规定 | 第13-14页 |
(三) 《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关系问题 | 第14-17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17-25页 |
(一) 律师会见限制较多 | 第17-18页 |
(二) 会见时谈话受监听 | 第18-21页 |
(三) 会见审批程序严格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律师"会见难"的原因 | 第25-29页 |
一、《律师法》对会见权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 第26-27页 |
二、侦查机关的法治意识淡漠 | 第27-28页 |
三、律师的执业素质普遍偏低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的完善 | 第29-32页 |
一、立法上的完善 | 第29-30页 |
(一) 制定律师会见权的实施细则 | 第29页 |
(二) 建立律师会见权的救济机制 | 第29-30页 |
(三) 明确律师会见权的基本程序 | 第30页 |
(四) 实现有关法律间的相互衔接 | 第30页 |
二、司法上的完善 | 第30-32页 |
(一) 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 第30-31页 |
(二) 实行侦查羁押分离 | 第31页 |
(三) 设立司法救济条款 | 第31页 |
(四) 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 第31-32页 |
结束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