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一、 绪论 | 第7-10页 |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 二、 劳资关系的伦理意蕴 | 第10-17页 |
| (一) 劳资关系 | 第10-12页 |
| (二) 劳资关系的伦理内涵 | 第12-13页 |
| (三)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资关系的本质 | 第13-14页 |
| (四) 劳资关系伦理调整的作用与原则 | 第14-17页 |
| 三、 西方劳资关系的经济伦理考察 | 第17-26页 |
| (一)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嬗变 | 第17-18页 |
| (二) 西方劳资关系的经济伦理 | 第18-20页 |
| (三) 马克思主义对国外劳资关系的经济伦理分析 | 第20-23页 |
| (四) 国外劳资关系伦理对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 | 第23-26页 |
| 四、 我国劳资关系的经济伦理特性分析 | 第26-36页 |
| (一) 我国劳资关系的演变 | 第26-27页 |
| (二) 我国劳资关系的多样性 | 第27-28页 |
| (三) 我国目前劳资关系紧张的表现 | 第28-32页 |
| (四) 我国劳资关系的经济伦理问题及成因 | 第32-36页 |
| 五、 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 | 第36-40页 |
| (一)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伦理基础 | 第36-38页 |
| (二)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伦理途径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注释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后记 | 第46-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