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0. 导论第14-2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文献综述第16-18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 我国绿色信贷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第20-31页
   ·我国绿色信贷的实践第20-27页
     ·绿色信贷在我国提出的背景第21-22页
     ·绿色信贷在我国实施的现状第22-27页
   ·我国的绿色信贷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27-30页
     ·绿色信贷贯彻执行的法律依据不足第27-28页
     ·缺乏绿色信贷的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第28页
     ·商业银行普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第28-29页
     ·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第29页
     ·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2.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构建的必要性第31-38页
   ·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第31-34页
     ·秩序价值第31-32页
     ·正义价值第32-33页
     ·公平价值第33页
     ·效率价值第33-34页
   ·我国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34-37页
     ·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可以促进对环境的保护第34-35页
     ·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银行贷款的风险第35页
     ·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有利于银行实现其社会责任第35-36页
     ·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有利于提高内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第36页
     ·构建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国外绿色信贷的相关立法及赤道银行的实践经验第38-46页
   ·国外绿色信贷的相关立法第38-40页
     ·美国第38-39页
     ·日本第39页
     ·英国第39-40页
     ·加拿大第40页
   ·赤道银行关于绿色信贷的实践经验第40-43页
     ·花旗银行第40-41页
     ·瑞穗实业银行第41-42页
     ·巴克莱银行第42页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第42-43页
   ·国外绿色信贷的相关立法及赤道银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43-45页
     ·整合的立法模式更符合国际潮流第43页
     ·立法以明确责任的承担者及应负的法律责任第43-44页
     ·制定激励机制第44页
     ·制定针对不同行业的规范的环境标准第44-45页
     ·鼓励社会参与监督绿色信贷的发放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第46-59页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模式选择第46-50页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第46-49页
     ·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构建的立法模式选择第49-50页
   ·完善绿色信贷关于银行的法律制度第50-51页
     ·增加明确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立法第50-51页
     ·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绿色信贷行为第51页
   ·完善绿色信贷监管机构的法律制度第51-52页
     ·明确绿色信贷的监管机构第51-52页
     ·明确监管机构的监管权限,设立具体的标准第52页
   ·完善绿色信贷的法律责任制度第52-54页
     ·确定民事责任为主,刑事、行政责任为辅的原则第52-53页
     ·明确责任的承担者及应负的法律责任第53-54页
   ·建立绿色信贷的社会监督制度第54-56页
     ·明确公众参与绿色信贷的法律依据第54页
     ·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监督过程中的作用第54-55页
     ·建立关于绿色信贷的公益诉讼制度第55-56页
   ·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综合完善第56-58页
     ·建立贷款项目或产业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分类标准第56页
     ·以法律形式建立针对绿色信贷参与者的激励机制第56-57页
     ·完善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及政府、银行的环保信息沟通机制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