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网复合地基的静力与动力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第8-9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 | 第9-10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第16-21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和组成 | 第16-17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 | 第16-17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组成体系 | 第17页 |
·桩-网复合地基的协同工作机理 | 第17-20页 |
·网-土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褥垫层的作用 | 第18-19页 |
·桩土加固区 | 第19-20页 |
·路堤填料土拱作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桩‐网复合地基静力有限元分析 | 第21-47页 |
·PALXIS 有限元软件说明 | 第21-22页 |
·界面处理 | 第22-23页 |
·土-网界面处理 | 第22页 |
·桩-土界面处理 | 第22-2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计算工序 | 第24-2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影响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差异沉降因素的分析 | 第30-36页 |
·垫层压缩模量对桩土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30-31页 |
·桩间土压缩模量对桩土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31-33页 |
·桩间距对桩土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33-34页 |
·筋带拉伸刚度对桩土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34-36页 |
·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6-39页 |
·垫层压缩模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桩间土压缩模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7页 |
·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筋带拉伸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深圳市航空路复合地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比较 | 第39-46页 |
·工程概况 | 第39-40页 |
·软基处理方案 | 第40-42页 |
·复合地基试验结果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分析 | 第47-69页 |
·复合地基动力分析理论 | 第49页 |
·复合地基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复合地基动力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50-52页 |
·动力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瑞利阻尼系数的确定 | 第51页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51-52页 |
·路基材料力学参数 | 第52页 |
·地震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动力响应 | 第52-58页 |
·不同垫层压缩模量情况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 | 第52-54页 |
·不同筋带拉伸刚度情况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 | 第54-56页 |
·不同桩体压缩模量情况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 | 第56-58页 |
·地震作用下抗震加筋优化设计及安全系数 | 第58-68页 |
·桩-网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 第58-59页 |
·不同抗震优化设计的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计算结果 | 第60-62页 |
·不同抗震优化设计的安全系数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发展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