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库岸堆积体边坡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力学试验研究第10-14页
     ·数值模拟研究第14-15页
     ·边坡破坏模式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库岸松散堆积体现场调查研究第20-28页
   ·概述第20-22页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1页
     ·研究区的水文条件第21-22页
   ·勘测方法简介第22页
   ·勘测资料整理及分析第22-25页
   ·松散堆积体失稳的潜在诱因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库岸堆积体边坡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第28-41页
   ·边坡稳定计算方法第28-31页
     ·极限平衡法第28-29页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第29-31页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第31-32页
   ·有限元模拟方法及精度分析第32-39页
     ·接触非线性研究第32-34页
     ·不同材料单元类型的选取第34页
     ·不同材料本构关系的讨论第34-35页
     ·边界范围与网格疏密度讨论第35-38页
     ·非稳态渗流条件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处理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库岸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1-59页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第41-45页
     ·简单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1-43页
     ·阶梯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研究第45-58页
     ·岩土体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46-47页
     ·边坡几何形态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第47-51页
     ·含水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51-56页
     ·密实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库岸堆积体边坡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59-84页
   ·深埋基岩堆积体边坡破坏模式分析第59-70页
     ·抗剪强度参数对滑裂面位置的影响第59-62页
     ·边坡几何形态对滑裂面位置的影响第62-70页
   ·浅埋基岩堆积体边坡破坏模式研究第70-82页
     ·基岩界面简化计算第70-71页
     ·数值建模与方案设计第71-73页
     ·直线型基岩面边坡破坏模式分析第73-77页
     ·上陡下缓型基岩面边坡破坏模式分析第77-80页
     ·坡体结构对边坡破坏模式的影响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降雨条件下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研究第84-103页
   ·非饱和非稳定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第84-87页
     ·饱和-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第84-85页
     ·有限元求解过程第85-86页
     ·非饱和非稳定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第86-87页
   ·库水位变动下边坡稳定数值模拟分析第87-95页
     ·饱和-非饱和区地下水渗流计算方法第87-88页
     ·模型建立及材料参数选取第88-89页
     ·堆积体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分析第89-95页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数值模拟分析第95-101页
     ·模型建立第95-96页
     ·设计工况及参数选取第96-98页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分析第98-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七章 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第103-126页
   ·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研究第103-114页
     ·传统计算方法研究第103-108页
     ·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第108-114页
   ·阶梯型边坡稳定性的简化计算第114-117页
     ·简化计算方法第115页
     ·对比验算分析第115-117页
   ·堆积体边坡滑移设计安全距离估算第117-125页
     ·滑移宽度预测简化模型第118页
     ·滑移宽度计算思路第118-119页
     ·公路边坡设计安全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9-124页
     ·边坡滑移设计安全距离估算公式第124-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全文总结第126-127页
   ·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附录第137-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树脂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桩—网复合地基的静力与动力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