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抖振响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桥梁的风致振动 | 第11-12页 |
| ·桥梁抖振的研究概况 | 第12-20页 |
| ·桥梁抖振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2-14页 |
| ·时域分析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 ·时域分析的现状 | 第17-20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0-23页 |
|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脉动风速场的模拟 | 第23-36页 |
| ·自然风的基本特性 | 第23-24页 |
| ·随机风场的模拟方法 | 第24-29页 |
| ·谐波合成法 | 第24-27页 |
| ·线性滤波法 | 第27-29页 |
| ·脉动风波的生成 | 第29-31页 |
| ·脉动风谱 | 第29-30页 |
| ·脉动风场模拟 | 第30-31页 |
| ·杭州湾大桥主梁与桥塔随机风场的模拟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风荷载计算 | 第36-50页 |
| ·静风力荷载 | 第36-38页 |
| ·抖振力 | 第38-40页 |
| ·自激励 | 第40-49页 |
| ·脉冲响应函数的自激力表达式 | 第41-45页 |
| ·等效自激节点力法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抖振时程分析方法 | 第50-63页 |
| ·大跨度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 | 第50-51页 |
| ·结构非线性考虑方法 | 第51-56页 |
| ·索垂度效应 | 第51-52页 |
| ·结构几何刚度矩阵 | 第52-54页 |
| ·结构气动非线性考虑方法 | 第54-56页 |
| ·考虑大位移影响时静力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第56-58页 |
| ·动力平衡方程及求解 | 第58-60页 |
| ·动力平衡方程 | 第58-60页 |
| ·求解策略 | 第60页 |
| ·抖振时程分析流程及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斜拉桥施工过程风荷载响应抖振时程分析实例 | 第63-92页 |
| ·工程结构概况 | 第63-65页 |
| ·南航道斜拉桥 | 第63-64页 |
| ·北航道斜拉桥 | 第64-65页 |
| ·基本参数 | 第65-67页 |
| ·施工控制阶段 | 第65页 |
| ·结构基本参数 | 第65-67页 |
| ·风荷载参数 | 第67页 |
| ·动力特性计算 | 第67-76页 |
| ·计算结果的校核 | 第76-82页 |
| ·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82-83页 |
| ·施工及成桥状态非线性抖振时程分析 | 第83-90页 |
| ·南航道斜拉桥 | 第85-87页 |
| ·北航道斜拉桥 | 第87-89页 |
| ·组合响应校核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第6章 斜拉桥施工过程抗风措施研究 | 第92-102页 |
| ·桥梁结构的振动控制 | 第92-94页 |
| ·被动控制 | 第92-93页 |
| ·主动控制 | 第93页 |
| ·半主动控制 | 第93页 |
| ·混合控制 | 第93-94页 |
| ·斜拉索的振动控制 | 第94-95页 |
| ·空气动力措施 | 第94页 |
| ·辅助索措施 | 第94-95页 |
| ·附加阻尼设施 | 第95页 |
| ·杭州湾大桥施工过程抗风措施研究 | 第95-101页 |
| ·斜拉桥抖振控制措施 | 第95-99页 |
| ·斜拉桥的风雨振控制措施 | 第99-100页 |
| ·抗风措施的效果检验 | 第100-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结语 | 第102-104页 |
| 1) 成果与结论 | 第102-103页 |
| 2) 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