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特色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2 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18-32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企业年金理论 | 第18-20页 |
·监管理论 | 第20-2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32页 |
·企业年金概述 | 第23-24页 |
·企业年金计划类型及选择 | 第24-28页 |
·企业年金的运行模式 | 第28-32页 |
3 我国企业年金现状与分析 | 第32-62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发展规模迅速,潜力巨大 | 第32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有限 | 第32-33页 |
·企业年金入市力度加大 | 第33-34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机理 | 第34-39页 |
·我国企业年金财务风险的类型 | 第39-45页 |
·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 | 第39-42页 |
·企业年金的信用风险 | 第42-43页 |
·企业年金的操作风险 | 第43-45页 |
·我国企业年金风险控制 | 第45-52页 |
·企业年金参与主体的职责分析 | 第45-47页 |
·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控制 | 第47-48页 |
·企业年金的信用风险控制 | 第48-50页 |
·企业年金的操作风险控制 | 第50-52页 |
·我国企业年金风险监管 | 第52-62页 |
·我国企业年金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及原则 | 第52-53页 |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内容 | 第53-56页 |
·企业年金的监管模式 | 第56-59页 |
·我国企业年金风险监管体系 | 第59-62页 |
4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62-70页 |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2-66页 |
·严格限量模式导致的投资效率低下 | 第62页 |
·企业年金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 | 第62-64页 |
·因通货膨胀导致的企业年金缩水 | 第64页 |
·企业年金立法缺失 | 第64-66页 |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6-70页 |
·监管机构定位不明 | 第66-67页 |
·监管部门相互缺乏协调 | 第67-68页 |
·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 第68-69页 |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第69-70页 |
5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运营和监管的建议 | 第70-80页 |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运营的建议 | 第70-75页 |
·建立严格限量模式为主审慎性模式为辅的综合监管模式 | 第70-72页 |
·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年金的建立 | 第72-73页 |
·设立企业年金最低投资收益率,完善担保机制 | 第73-74页 |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年金法律体系 | 第74-75页 |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方面的建议 | 第75-80页 |
·建立专门的企业年金监管机构 | 第75-76页 |
·加强企业年金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 | 第76-77页 |
·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 第77页 |
·完善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 | 第77-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0页 |
·不足 | 第80-81页 |
·研究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