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东、西部典型地区的比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0页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6-19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9-20页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理论基础及其内涵第23-36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6页
     ·小城镇第23页
     ·城镇群与城镇密集区第23-25页
     ·小城镇密集区与小城镇群网化第25-26页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6-30页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第26页
     ·非均衡发展理论第26-28页
     ·流通理论第28-29页
     ·产业集群理论第29页
     ·共生理论第29-30页
   ·小城镇群网化内涵与特征第30-36页
     ·典型区域小城镇群网化发展解析第30-31页
     ·小城镇群网化特征第31-34页
     ·小城镇群网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作用第34-36页
第三章 小城镇群网化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6-50页
   ·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的一般条件第36-38页
     ·自然条件第36页
     ·基础设施第36页
     ·要素流动第36-37页
     ·城镇化水平第37页
     ·特色产业第37-38页
     ·体制机制第38页
   ·基于居民认知视角的小城镇群网化影响因素分析第38-50页
     ·样本来源及其说明第38-39页
     ·统计性描述第39-42页
     ·变量处理第42-43页
     ·模型构建与解释第43-44页
     ·模型分析与检验第44-46页
     ·累积 Logistic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46-50页
第四章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机理及其模式第50-61页
   ·小城镇群网化的空间动力机制第50-56页
     ·水平分工与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相同规模城镇的空间联系第50-54页
     ·垂直分工与小城镇群网化形成——城镇体系的空间联系第54-56页
   ·小城镇群网化的经济发展机制-产业分工与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第56-57页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阶段极其发展模式第57-61页
     ·小城镇群网化发展阶段划分第57-59页
     ·基于小城镇群网化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探究第59-61页
第五章 小城镇群网化实现路径分析第61-66页
   ·水平层面-水平分工下小城镇群网化的实现路径第61-62页
     ·城乡一体化教育和就业第61页
     ·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保障房制度第61页
     ·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通道建设第61-62页
     ·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第62页
   ·垂直层面-垂直分工下小城镇群网化的实现路径第62-63页
     ·明确小城镇的职能分工第62-63页
     ·合理调整小城镇的行政区划第63页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城镇规划第63页
   ·互补层面小城镇群网化的实现路径第63-66页
     ·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引导小城镇经济发展方向第63-64页
     ·优化特色产业,打造产业联盟第64页
     ·发展村域经济,实现城乡互动第64页
     ·创新土地制度,引导产业聚集第64-65页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小城镇群整体竞争力第65-66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66-68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66-67页
   ·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U盘读写器的研制与应用
下一篇: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分析及其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