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监管的一般理论 | 第14-18页 |
·资本监管的经济学基础 | 第15-16页 |
·资本监管的法学基础 | 第16-18页 |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0页 |
·银行业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对债权人的保护 | 第19-20页 |
第3章 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比较分析 | 第20-30页 |
·1988 年《巴塞尔协议》 | 第20-21页 |
·《巴塞尔协议Ⅱ》 | 第21-23页 |
·《巴塞尔协议Ⅲ》 | 第23-30页 |
·《巴塞尔协议Ⅲ》出台的背景 | 第23页 |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巴塞尔协议Ⅲ》的金融监管新理念 | 第25-27页 |
·《巴塞尔协议Ⅲ》的不足 | 第27-30页 |
第4章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挑战分析 | 第30-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法律框架 | 第30-33页 |
·2004 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 第30-31页 |
·2009 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 | 第31页 |
·2011 年《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 | 第31-32页 |
·2011 年《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 | 第32-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现状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差距 | 第33-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现状 | 第33-34页 |
·我国资本监管框架与《巴塞尔协议Ⅲ》的比较 | 第34-36页 |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的挑战 | 第36-41页 |
·相关立法滞后 | 第37-38页 |
·银行资本质量不高 | 第38-39页 |
·缺乏科学的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 | 第39页 |
·银行资本结构不合理 | 第39-41页 |
第5章 我国资本充足监管完善对策的建议 | 第41-49页 |
·完善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理念 | 第41-44页 |
·加强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 | 第41-43页 |
·建立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将相结合理念 | 第43-44页 |
·细化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 | 第44-49页 |
·建立资本监管逆周期机制 | 第44-45页 |
·改进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 | 第45-46页 |
·建立内部积累主导的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 | 第46-47页 |
·加强操作风险和表外业务的管理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