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 第18-19页 |
2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 第19-24页 |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关背景理论 | 第19-20页 |
·本文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界定 | 第20页 |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21页 |
·区域分工理论 | 第21-22页 |
·产业聚集理论 | 第22-23页 |
·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3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况 | 第24-29页 |
·山东省沿海县市介绍 | 第24页 |
·经济子系统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 第24页 |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 第24-25页 |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 | 第25-26页 |
·社会子系统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加快 | 第26-27页 |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 第27-28页 |
·资源环境子系统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4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第29-39页 |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 第29页 |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31页 |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4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31-32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及权重系数 | 第32-34页 |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 第34-39页 |
5 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经济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沿海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9-40页 |
·经济结构尚待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仍需改变 | 第40页 |
·社会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与发达省县域相比,仍旧落后 | 第40-41页 |
·城乡经济社会差距较大 | 第41-42页 |
·资源环境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6 促进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 第43-51页 |
·正确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3-47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自身建设 | 第43-44页 |
·加强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 | 第44页 |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 第44-46页 |
·加快沿海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6-47页 |
·制定完善的区域发展制度 | 第47页 |
·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品牌 | 第47-48页 |
·合理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 | 第48页 |
·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和县域品牌 | 第48页 |
·促进跨县域优势合作 | 第48-49页 |
·构建经济发展软环境及文化教育科技要素 | 第49-51页 |
·经济发展软环境 | 第49-50页 |
·文化教育科技要素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