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薄带板形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前言 | 第11页 |
·板形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 第11-15页 |
·板形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板形的表示方法 | 第13-14页 |
·带钢横断面表达式 | 第14页 |
·板形的缺陷形式 | 第14-15页 |
·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 | 第15-16页 |
·板形控制理论 | 第16-18页 |
·板形控制模型的组成 | 第16-17页 |
·辊系弹性变形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轧件塑性变形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轧机板形控制的基本策略 | 第18-20页 |
·板形主要控制手段 | 第20-22页 |
·液压弯辊法 | 第20-21页 |
·轧辊横移法 | 第21-22页 |
·人工调节控制法 | 第22页 |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课题的背景、意义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辊系弹性变形理论研究 | 第25-48页 |
·辊系弹性变形理论 | 第25-32页 |
·辊系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离散化 | 第26页 |
·影响函数 | 第26-30页 |
·基本方程 | 第30页 |
·计算流程 | 第30-32页 |
·计算条件 | 第32-33页 |
·辊系弹性变形分析 | 第33-42页 |
·轧辊压扁量分析 | 第33-37页 |
·轧辊挠度分析 | 第37-42页 |
·板形调控性能分析 | 第42-46页 |
·带钢横向厚度分布分析 | 第42-44页 |
·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承载辊缝凸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8-61页 |
·承载辊缝凸度分析 | 第48-50页 |
·主要因素对承载辊缝变形凸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轧制力 | 第50页 |
·弯辊力 | 第50-51页 |
·窜辊量 | 第51-52页 |
·轧辊直径 | 第52页 |
·带钢宽度对各个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2-57页 |
·带钢宽度对轧制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带钢宽度对弯辊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带钢宽度对工作辊窜辊量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5-57页 |
·窜辊量对轧制力、弯辊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7-59页 |
·窜辊量对轧制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窜辊量对弯辊力影响系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带钢宽度对辊缝名义初始变形凸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CVC四辊冷轧机板形预报模型 | 第61-72页 |
·四辊CVC空载辊缝凸度模型 | 第61-63页 |
·CVC辊形函数 | 第61-62页 |
·轧辊等效凸度公式的推导 | 第62页 |
·考虑轧件宽度的等效凸度方程 | 第62-63页 |
·CVC四辊冷轧机承载辊缝凸度 | 第63-65页 |
·辊缝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回归 | 第65-67页 |
·辊缝凸度回归模型精度分析 | 第67-69页 |
·冷轧薄带板形判别模型 | 第69-71页 |
·良好板形的几何条件 | 第69-70页 |
·良好板形方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CVC四辊冷轧机板形控制优化 | 第72-84页 |
·济钢可逆式双机架冷轧机基本情况 | 第72-74页 |
·主要设备及工艺布置 | 第72-73页 |
·本厂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CVC四辊冷轧机弯辊力、窜辊量的优化 | 第74-75页 |
·承载辊缝凸度调控域的预报 | 第75-77页 |
·计算实例 | 第77-80页 |
·板凸度、弯辊力和窜辊量预设定计算 | 第77-79页 |
·辊缝凸度调控域的计算 | 第79-80页 |
·冷轧薄带板形控制仿真软件设计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