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征信体系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信息产品定价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8-20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信用信息商品定价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商品定价理论评述 | 第21-24页 |
·古典西方经济学定价理论 | 第21-22页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第22页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定价理论 | 第22-23页 |
·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 第23-24页 |
·信用信息商品定价方法 | 第24-28页 |
·信用信息商品价值 | 第24-25页 |
·信用信息商品定价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信用信息商品定价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信用信息商品差别定价方法体系 | 第28-31页 |
·版本定价方法 | 第28-29页 |
·捆绑定价方法 | 第29页 |
·歧视定价方法 | 第29-30页 |
·动态定价方法 | 第30-31页 |
第3章 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定价现实基础 | 第31-41页 |
·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化发展基础 | 第31-36页 |
·信用信息商品定价与信用信息商品化的关系 | 第31-32页 |
·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 | 第32-33页 |
·信用信息商品化征信体系发展 | 第33-35页 |
·信用信息商品化的法律基础 | 第35-36页 |
·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市场分析 | 第36-41页 |
·信用信息商品市场需求 | 第36-38页 |
·信用信息商品市场供给 | 第38-39页 |
·信用信息商品市场供需特征对其定价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4章 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定价模型构建 | 第41-53页 |
·模型构建思路与结构 | 第41-42页 |
·引入收益管理理念的定价思路 | 第41-42页 |
·定价模型结构 | 第42页 |
·信用信息商品量化子模型构建 | 第42-47页 |
·量化方法 | 第42-43页 |
·基于物元模型的信用信息商品量化子模型 | 第43-47页 |
·基于多项 Logit 模型的信用信息商品需求子模型构建 | 第47-49页 |
·多项 Logit 顾客选择模型 | 第47-48页 |
·信用信息商品随机效用选择需求子模型 | 第48-49页 |
·基于收益管理的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动态定价模型构建 | 第49-53页 |
·模型条件假设 | 第49-50页 |
·动态定价模型 | 第50-53页 |
第5章 我国信用信息商品定价案例仿真模拟 | 第53-65页 |
·案例设计 | 第53-56页 |
·案例设计思路 | 第53-55页 |
·案例模型参数设定 | 第55-56页 |
·案例仿真模拟 | 第56-61页 |
·模拟方法 | 第56-57页 |
·案例模拟 | 第57-61页 |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61-63页 |
·单一消费者最优价格解的有效性 | 第61页 |
·寻找最优价格的价格向量的有效性 | 第61-62页 |
·市场效用函数分布的移动对定价的影响 | 第62-63页 |
·模型不足和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A | 第71-74页 |
附录 B | 第74-76页 |
附录 C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