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清单 | 第12-13页 |
表清单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发展状况 | 第17-22页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式及试验研究 | 第19-21页 |
·现有 EPS 系统性能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性能研究 | 第25-34页 |
·EPS 控制器结构及原理 | 第25-30页 |
·EPS 控制器硬件及功能 | 第25-26页 |
·EPS 控制器软件及功能 | 第26-28页 |
·EPS 控制器接口信号 | 第28-30页 |
·EPS 控制器性能要求 | 第30-32页 |
·助力特性要求 | 第31页 |
·稳定性要求 | 第31页 |
·快速响应性要求 | 第31页 |
·硬件可靠性要求 | 第31-32页 |
·软件可靠性要求 | 第32页 |
·EPS 控制器性能试验装置结构框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EPS 控制器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 第34-56页 |
·EPS 控制器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AMESim 与 Simulink 联合建模思想 | 第34-35页 |
·EPS 控制器动态试验模型 | 第35-36页 |
·助力电机及负载模型 | 第36-39页 |
·基于 PID 算法的控制器模型 | 第39-41页 |
·静态性能试验方法与评价 | 第41-43页 |
·助力电流特性试验 | 第41-43页 |
·输入输出特性试验 | 第43页 |
·动态性能试验方法与评价 | 第43-51页 |
·输出电流响应速度试验 | 第44-46页 |
·响应特性对称性试验 | 第46-47页 |
·电流滞后特性试验 | 第47-49页 |
·电流响应力度特性试验 | 第49-51页 |
·其他特性试验 | 第51-54页 |
·故障自诊断分析 | 第51-53页 |
·可靠性试验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EPS 总成用控制器试验装置设计 | 第56-78页 |
·控制器试验装置介绍 | 第56-58页 |
·总体框架及功能 | 第56-57页 |
·试验装置的技术特点 | 第57-58页 |
·试验装置结构设计 | 第58-63页 |
·直流助力电机选型 | 第58-60页 |
·松下伺服电机及其控制 | 第60-63页 |
·扭矩传感器和扭矩限制器 | 第63页 |
·试验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 第63-72页 |
·系统核心控制器选型与简介 | 第63-65页 |
·扭矩信号输入模块 | 第65-68页 |
·车速及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模块 | 第68-69页 |
·信号采集调理模块 | 第69-72页 |
·通信模块 | 第72页 |
·试验装置测控软件设计 | 第72-77页 |
·系统初始化配置 | 第73-75页 |
·D/A 输出与 A/D 采集模块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EPS 控制器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8-86页 |
·静态性能试验 | 第78-81页 |
·助力电流特性测试 | 第78-79页 |
·死区测试及误差分析 | 第79-81页 |
·动态性能试验 | 第81-85页 |
·电流响应速度测试 | 第81-82页 |
·响应特性对称性测试 | 第82-83页 |
·电流滞后特性测试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A EPS 控制器试验装置实物图 | 第92-93页 |
附录 B EPS 控制器试验系统电路板实物 | 第93-95页 |
附录 C 待测 EPS 控制器及接口参数 | 第95-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