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临床材料 | 第8-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8页 |
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8页 |
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8页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第8-10页 |
1. 纳入标准 | 第8页 |
2. 排除标准 | 第8-9页 |
3. 中止标准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10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10页 |
1. 观察组: 刮痧联合拔罐疗法 | 第10页 |
2. 对照组: 普通针刺 | 第10页 |
(三) 观察指标 | 第10-11页 |
(四) 评分标准 | 第11页 |
1.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附表1) | 第11页 |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附表2) | 第11页 |
3. 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附表3) | 第11页 |
(五) 疗效标准 | 第11页 |
(六) 观察时间点 | 第11-12页 |
(七) 安全性和依从性观察 | 第12页 |
(八) 不良事件的观察 | 第12页 |
(九) 数据记录 | 第12页 |
(十) 统计分析 | 第12-13页 |
三、结果 | 第13-16页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3页 |
(二) 治疗结果 | 第13-15页 |
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比较 | 第13-14页 |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 VAS)比较 | 第14页 |
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比较 | 第14页 |
4. 临床疗效比较 | 第14-15页 |
(三)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 | 第15-16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16-23页 |
(一) 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6页 |
(二)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6-18页 |
(三) 刮痧疗法 | 第18页 |
(四) 拔罐疗法 | 第18-19页 |
(五) 选取经络、穴位依据 | 第19-20页 |
(六) 疗效分析 | 第20-21页 |
(七) 问题和展望 | 第21页 |
(八) 小结 | 第21-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附表 | 第26-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文献综述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