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以基金治理结构为核心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导言第16-26页
第一章 公司型基金概述第26-64页
 第一节 投资基金概述第26-41页
  一、基金的概念和分类第26-27页
  二、投资基金的概念第27-30页
  三、投资基金的法律主体地位分析第30-34页
  四、投资基金的分类第34-36页
  五、我国投资基金立法模式评析第36-41页
 第二节 公司型基金概述第41-49页
  一、公司型基金的概念与特征第41-46页
  二、公司型基金的分类第46-48页
  三、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的比较第48-49页
 第三节 我国引入公司型基金的必要性第49-64页
  一、我国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现实要求第50-53页
  二、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实践中存在突出的弊端第53-60页
  三、公司型基金相对契约型基金具有制度优势第60-61页
  四、我国引入公司型基金的主要障碍第61-64页
第二章 国外公司型基金发展的考察、比较和借鉴第64-92页
 第一节 公司型基金在国外的历史发展分析第64-74页
  一、公司型基金在美国的发展第64-66页
  二、公司型基金在英国的发展第66-69页
  三、公司型基金在日本的发展第69-70页
  四、公司型基金在法国的发展第70-72页
  五、公司型基金在德国的发展第72-73页
  六、公司型基金在卢森堡的发展第73-74页
 第二节 国外发展公司型基金的原因分析第74-82页
  一、英国引入公司型基金的原因分析第75-77页
  二、日本发展公司型基金的原因分析第77-79页
  三、美国对公司型基金取舍的原因分析第79-82页
 第三节 国外公司型基金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82-92页
  一、国外公司型基金发展的共同原因第82-83页
  二、各国公司型基金立法模式比较第83-85页
  三、我国公司型基金制度设计的价值第85-92页
第三章 公司型基金法律关系研究第92-120页
 第一节 公司型基金法律关系的实质第92-94页
 第二节 以美国共同基金为对象的公司型基金运行分析第94-99页
 第三节 公司和信托的结合――公司型基金法律关系的定位第99-120页
  一、公司型基金法律关系不仅指基金公司内部的法律关系第99-102页
  二、基金公司是公司型基金的关键设计第102-105页
  三、公司型基金是公司法律关系和信托法律关系的结合第105-106页
  四、基金持有人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公司法律关系第106-107页
  五、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第107-115页
  六、公司型基金与广义上的商业信托第115-120页
第四章 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第120-152页
 第一节 基金公司之特殊设计――独立董事制度为核心第120-127页
  一、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整性第120-121页
  二、基金公司股东大会及股东投票权之虚置第121-123页
  三、基金公司董事会设计之特殊性第123-127页
 第二节 独立董事的功能第127-135页
  一、基金公司的内部利益冲突第127-128页
  二、基金公司外部的利益冲突第128-130页
  三、独立董事的核心功能第130-132页
  四、独立董事的具体权力第132-135页
 第三节 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进程第135-141页
  一、独立董事制度产生原因第135-138页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进程第138-141页
 第四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及质疑第141-152页
  一、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立法界定第141-143页
  二、对独立董事的若干质疑第143-152页
第五章 公司型基金受托人研究第152-164页
 第一节 契约型基金受托人简述第152-154页
  一、受托人之核心法律地位第152-153页
  二、受托人模式之分离论与统一论第153-154页
  三、我国之共同受托人模式第154页
 第二节 公司型基金受托人之概述第154-158页
  一、公司型基金受托人的信赖义务第154-156页
  二、公司型基金受托人的范围第156-158页
 第三节 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受托人之比较第158-164页
  一、托管人职能之重大不同第158-161页
  二、受托人权利的收缩使委托人和受托人之关系更为平衡第161-162页
  三、受托人范围不同第162-164页
第六章 我国公司型基金治理结构的制度构建第164-176页
 第一节 我国公司型基金制度的立法模式第164-167页
  一、我国公司型基金构建的法律基础第164-165页
  二、我国公司型基金立法模式第165-167页
 第二节 我国公司型基金制度构建之若干原则性建议第167-176页
  一、基金公司股东大会作用发挥的机制设计第167-169页
  二、基金公司股东诉讼机制设计第169-170页
  三、基金公司董事会模式选择第170-172页
  四、基金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原则第172-173页
  五、公司型基金托管人的职责设计第173-174页
  六、基金管理人的声誉约束机制第174-176页
结论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88-190页
后记第190-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夫妻相犯研究--基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的法文化考察
下一篇: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