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夫妻相犯研究--基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的法文化考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绪论 | 第15-28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动因 | 第15-16页 |
二、概念界定与使用材料 | 第16-20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第一章 清代的夫妻关系 | 第28-54页 |
第一节 夫对妻的权利 | 第28-38页 |
一、财产权 | 第29-31页 |
二、教令权 | 第31-33页 |
三、休妻权 | 第33-35页 |
四、嫁卖权 | 第35-37页 |
五、杀妻权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妻对夫的义务 | 第38-51页 |
一、从一而终的贞操义务 | 第38-43页 |
二、从夫而居的同居义务 | 第43-45页 |
三、为夫隐匿的容隐义务 | 第45-46页 |
四、夫丧期不再婚的义务 | 第46-48页 |
五、侍奉舅姑的赡养义务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4页 |
第二章 清代的夫犯妻 | 第54-96页 |
第一节 夫犯妻的方式与原因 | 第54-83页 |
一、卖休 | 第54-57页 |
二、典雇 | 第57-60页 |
三、抑勒妻与人通奸 | 第60-61页 |
四、有妻更娶 | 第61-63页 |
五、杀妻 | 第63-83页 |
第二节 妻的反应 | 第83-89页 |
一、顺受 | 第83-84页 |
二、反抗 | 第84-86页 |
三、杀夫 | 第86-88页 |
四、自尽 | 第88-89页 |
第三节 社会各方面的反应 | 第89-94页 |
一、夫家的反应 | 第89-91页 |
二、妻家的反应 | 第91-93页 |
三、他人的反应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三章 清代的妻犯夫 | 第96-184页 |
第一节 妻犯夫的方式与原因 | 第96-113页 |
一、背夫逃亡 | 第96-99页 |
二、和诱 | 第99-100页 |
三、逼迫夫自缢身死 | 第100-102页 |
四、告夫 | 第102-103页 |
五、杀夫 | 第103-113页 |
第二节 夫的反应 | 第113-135页 |
一、顺受 | 第113-115页 |
二、知情纵容 | 第115-119页 |
三、杀死奸夫奸妇 | 第119-132页 |
四、自尽 | 第132-135页 |
第三节 和奸之人的反应 | 第135-158页 |
一、奸妇的反应 | 第135-145页 |
二、奸夫的反应 | 第145-158页 |
第四节 社会各方面的反应 | 第158-180页 |
一、夫家的反应 | 第158-170页 |
二、妻家的反应 | 第170-172页 |
三、他人的反应 | 第172-180页 |
小结 | 第180-184页 |
第四章 清代夫妻相犯的法律适用 | 第184-214页 |
第一节 律例有治罪明文时的适用 | 第184-203页 |
一、律为主导、例为补充 | 第185-196页 |
二、以例改律、以例废律 | 第196-200页 |
三、以新例破旧例 | 第200-203页 |
第二节 律例无治罪专条时的适用 | 第203-214页 |
一、直接适用其他律例 | 第203-205页 |
二、援引其他律例比照加减适用 | 第205-208页 |
三、援照成案适用 | 第208-214页 |
第五章 清代夫妻相犯的法律分析 | 第214-235页 |
第一节 律例的夫尊妻卑特征 | 第214-220页 |
一、律例夫尊妻卑的表现 | 第215-217页 |
二、律例夫尊妻卑特征对夫妻相犯的影响 | 第217-220页 |
第二节 律例的重惩奸罪意旨 | 第220-235页 |
一、律例重惩奸罪的表现 | 第220-229页 |
二、律例重惩奸罪意旨对夫妻相犯的影响 | 第229-235页 |
余论 | 第235-240页 |
图表索引 | 第240-241页 |
参考文献 | 第241-2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49-250页 |
后记 | 第250-2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