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提存概述及我国提存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2-23页 |
第一节提存概述及其价值功能 | 第12-18页 |
一、提存法律制度概述 | 第12-15页 |
二、提存制度的价值功能和意义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提存制度的各国(地区)立法例及其评述 | 第18-20页 |
一、大陆法系关于提存制度的立法例 | 第18-19页 |
二、英美法系类似提存制度的立法例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提存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3页 |
一、我国提存立法现状概述 | 第20-21页 |
二、我国提存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提存法律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23-59页 |
第一节 提存的性质分析 | 第23-36页 |
一、提存性质的学说介绍 | 第23-24页 |
二、公法关系抑或私法关系之辨析 | 第24-29页 |
三、私法关系下对提存性质的分析 | 第29-36页 |
第二节 提存的法律要件分析 | 第36-49页 |
一、要件之一——具备法律规定的提存原因 | 第36-41页 |
二、要件之二——具备适于提存之物 | 第41-43页 |
三、要件之三——提存之当事人必须适格 | 第43-49页 |
第三节 提存的程序 | 第49-52页 |
一、步骤之一——提存人向提存机关做出欲提存的意思表示 | 第49-50页 |
二、步骤之二——提存机关对提存人的文书进行“审核” | 第50页 |
三、步骤之三——提存人向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物 | 第50-51页 |
四、步骤之四——提存机关向提存人出具提存证明 | 第51页 |
五、步骤之五——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提存的法律效力 | 第52-59页 |
一、债的消灭之效力 | 第52-54页 |
二、所有权转移的效力 | 第54-56页 |
三、提存标的物风险负担转移之效力 | 第56-57页 |
四、提存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 第57-58页 |
五、其他方面之效力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提存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9-62页 |
一、提存法律制度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59-60页 |
二、提存法律制度具体规定的建议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后 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