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与互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论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第8页
     ·论题的现实意义第8页
     ·论题的理论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第8-10页
     ·文献综述第8-9页
     ·研究总体思路第9-10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0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0-11页
1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发展概述第11-14页
   ·网络新闻评论概念界定第11-12页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概述第12-14页
2 网络新闻评论创作主体与网络新闻评论特点第14-24页
   ·网络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第14-17页
     ·网络新闻评论者“个体”身份受到约束第14-15页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代表自身发表评论第15-16页
     ·网评创作者和传统新闻评论作者身份互通第16-17页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第17-24页
     ·网络新闻评论的内在精神是其自由化第17-18页
     ·成文评论和网化评论在网络之中共存第18-20页
     ·互动性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网络新闻评论中存在群体极化的现象第21-24页
3 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第24-36页
   ·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第24-31页
     ·新闻评论主体由精英逐步让渡普通受众第24-25页
     ·网络新闻评论动摇了传统新闻评论话语霸权第25-26页
     ·网络新闻评论: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第26-27页
     ·网络新闻评论影响舆论场和公民精神第27-29页
     ·网络新闻评论语言上的接近性第29-31页
   ·传统新闻理论受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冲击第31-36页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动摇第31-32页
     ·“沉默螺旋理论”受到网络新闻评论挑战第32-34页
     ·“人际传播”在网络新闻评论语境中得到突破第34-36页
4 大众媒体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互动第36-43页
   ·网评本身缺憾需与传统新闻评论互动第37-40页
     ·网络新闻评论创作者责任感欠缺第37页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优势发挥不足第37-38页
     ·网络新闻评论:集体狂欢之下的伪民主第38-39页
     ·网络新闻评论:谣言扩散的助推剂第39-40页
   ·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互动第40-43页
     ·网络新闻评论和传统新闻评论议程设置互动第40-41页
     ·传统大众新闻评论理应积极实现网络化第41页
     ·传统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创作主体互动第41-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科研情况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以对沈阳地区QQ使用者调查为例
下一篇:“媒介仪式”对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