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12-13页 |
| ·创新点 | 第12-13页 |
| ·局限性 | 第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对QQ 的传播特征、功能特点、交流模式等方面进行探析 | 第13页 |
| ·对QQ 的传播角色、传播身份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对QQ 的人际传播的情感交往的研究 | 第14页 |
| ·以QQ 的语言符号为着力点进行研究 | 第14-15页 |
| 1 QQ 的人际传播 | 第15-22页 |
| ·网络人际传播概述 | 第15-17页 |
| ·网络人际传播的界定 | 第15页 |
| ·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 | 第15-17页 |
| ·QQ 的人际传播 | 第17-22页 |
| ·QQ 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 ·QQ 的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差异 | 第18-22页 |
| ·副语言传播方式被削弱 | 第19页 |
| ·受者和传者在虚拟与现实中交替 | 第19-20页 |
| ·传播行为的新特点 | 第20-22页 |
| 2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 | 第22-38页 |
|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 第22-32页 |
| ·问卷编制 | 第22-23页 |
| ·调查目标 | 第22页 |
| ·问卷设计 | 第22页 |
| ·调查对象 | 第22-23页 |
| ·问卷实施 | 第23页 |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23-32页 |
| ·QQ 的基本使用状况 | 第23-24页 |
| ·对于QQ 是否扩大了人际传播范围的分析 | 第24-26页 |
| ·QQ 的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传播频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QQ 对人际传播方式的影响 | 第27-29页 |
| ·QQ 对人际传播个体的影响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页 |
|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的个案分析 | 第32-38页 |
| ·个案一:QQ 对现实人际传播范围的影响——扩大交友圈 | 第33-34页 |
| ·个案二:QQ 对人际传播方式的影响——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 | 第34-35页 |
| ·个案三:QQ 对人际传播个体的影响——一个可以展示本我的地方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3 QQ 的人际传播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 第38-46页 |
| ·传播情境的概念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变化 | 第38-41页 |
|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情境的概念 | 第38-40页 |
| ·传播情境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变化 | 第40-41页 |
| ·意见领袖理论在QQ 群的人际传播中被重新解释 | 第41-44页 |
| ·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的内涵 | 第41-42页 |
| ·“意见领袖”理论在QQ 群的人际传播中的改变 | 第42-44页 |
| ·“容器人”的概念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改变 | 第44-46页 |
| 4 QQ 的人际传播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 第46-49页 |
| ·QQ 的人际传播的意义 | 第46-47页 |
| ·QQ 的人际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 附录2:个案访谈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