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诗话》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1 《后山诗话》诗学理论之主体修养 | 第12-18页 |
·人格修养 | 第12-15页 |
·学习陶渊明 | 第12-14页 |
·陈师道重视人格修养的社会因素 | 第14页 |
·陶诗与陈诗风格差异的原因 | 第14-15页 |
·知识储备 | 第15-18页 |
2 《后山诗话》诗学理论之艺术技巧 | 第18-32页 |
·博采众家之长 | 第18-22页 |
·对黄庭坚的学习 | 第19-20页 |
·对韩愈的学习 | 第20-22页 |
·对杜甫的潜心学习 | 第22-32页 |
·体其格—诗的内容形式 | 第22-25页 |
·命其意—诗的内蕴情感 | 第25-27页 |
·炼其字—诗的运语用词 | 第27-31页 |
·深致浑厚的情感倾向 | 第31-32页 |
3 《后山诗话》诗学理论之审美追求 | 第32-41页 |
·语意皆工,浑然一体 | 第32-34页 |
·诗歌用语工整 | 第32-33页 |
·诗歌用意合理 | 第33-34页 |
·即物自成,自然之奇 | 第34-35页 |
·以俗为雅,以故为新 | 第35-38页 |
·以俗为雅 | 第35-37页 |
·以故为新 | 第37-38页 |
·枯淡朴拙,言简意深 | 第38页 |
·诗文有体,要须“本色” | 第38-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