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道面裂缝修补材料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微细裂缝修补材料的应用研究 | 第12-18页 |
·修补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修补材料的性能特点 | 第13-17页 |
·修补材料的粘结机理 | 第17页 |
·修补方法 | 第17-18页 |
·微细裂缝修补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改性材料的分类 | 第20页 |
·改性后的性能特点 | 第20-21页 |
·目前修补材料存在的缺陷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4-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第三章 裂缝修补材料改性优化设计 | 第30-51页 |
·前言 | 第30页 |
·修补材料的改性试验研究 | 第30-36页 |
·修补材料改性材料的选择 | 第36-40页 |
·有机材料改性研究 | 第36-39页 |
·无机、有机材料复合改性研究 | 第39-40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变形性能研究 | 第40-46页 |
·改性材料种类对修补材料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改性材料掺量对修补材料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修补材料改性材料掺量的优化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力学和稳定性能研究 | 第51-65页 |
·前言 | 第51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拉伸强度 | 第51-53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弯曲强度 | 第53-54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4-57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抗老化性能研究 | 第57-59页 |
·紫外光对改性后修补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紫外光对改性后修补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抗冻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经冻融试验的拉伸强度变化 | 第59-60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经冻融试验的弯曲强度变化 | 第60-61页 |
·修补材料改性后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 第61-63页 |
·NaCl 溶液对改性后修补材料拉伸强度影响 | 第61-62页 |
·NaCl 溶液对改性后修补材料弯曲强度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修补材料改性机理研究 | 第65-71页 |
·前言 | 第65-66页 |
·修补材料改性的物理机理 | 第66-67页 |
·分子间力 | 第66页 |
·界面静电引力 | 第66页 |
·机械作用力 | 第66-67页 |
·修补材料改性的化学机理 | 第67-70页 |
·化学键力 | 第67-68页 |
·表面张力和浸润 | 第68-69页 |
·固化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