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灵芝三萜酸的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灵芝研究文献分析 | 第13-15页 |
·灵芝三萜酸的化学结构 | 第15-17页 |
·灵芝酸的谱学特征 | 第17-18页 |
·灵芝酸分离纯化研究的现状 | 第18-20页 |
·灵芝酸的药理活性 | 第20-22页 |
·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在活性天然产物单体制备中的应用现状 | 第22-28页 |
·提取浓缩技术 | 第22-24页 |
·分离纯化技术 | 第24-28页 |
·大规模分离制备特定天然产物的难点及其应对策略 | 第28-32页 |
·复杂体系对分离制备技术提出的挑战 | 第28-30页 |
·复杂体系中分离特定化合物的要点及策略 | 第30-32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设备与器材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7页 |
·灵芝酸的提取 | 第37-38页 |
·灵芝粗提物中灵芝酸的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常压色谱柱的填装 | 第39页 |
·化合物结构的波谱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灵芝酸C7 位含氧取代基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灵芝酸单体反应体系中灵芝酸的定量分析 | 第41-42页 |
·制备分离中色谱柱内降解对产品纯度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 | 第42页 |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降解产物的分析鉴定方法 | 第43页 |
·灵芝粗提液中II 类灵芝酸酸解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43页 |
·灵芝粗提物中灵芝酸侧链羟基乙酰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粗提物中灵芝酸种类的简化策略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基于前体7-乙氧基灵芝酸O 分离的灵芝酸T 的制备技术开发 | 第47-66页 |
·前言 | 第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65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发现 | 第47-48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分离纯化 | 第48-50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 | 第50-53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稳定性研究 | 第53-56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稳定性对色谱分离过程设计的影响 | 第56-58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降解产物的鉴定及其降解机制的推测 | 第58-61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酸解制备灵芝酸T 的方法选择 | 第61-62页 |
·7-乙氧基灵芝酸O 的分离制备及基于此的灵芝酸T 制备方法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以灵芝酸T 为目标的灵芝酸粗提物结构整合技术在其制备中作用及意义 | 第66-79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77页 |
·粗提物中灵芝酸种类和结构的分析 | 第67页 |
·粗提物中II 类灵芝酸的酸解 | 第67-68页 |
·粗提物中灵芝酸侧链羟基的乙酰化 | 第68-69页 |
·化学转化对于灵芝酸T 含量及关键分离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酸解及乙酰化反应的组合策略 | 第70-72页 |
·该策略在灵芝酸T 制备分离中的表现 | 第72-73页 |
·从预处理后的粗提物中制备的灵芝酸T 的结构认证。 | 第73页 |
·预处理过程的设计理念 | 第73-75页 |
·预处理过程的成本分析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79-82页 |
·全文结论 | 第79-8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9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