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34页 |
·水循环概述 | 第16-18页 |
·全球变暖背景下水循环的变异 | 第18-21页 |
·理论及模式结果:水循环加强 | 第18-19页 |
·观测中水循环的变化:水循环加强 | 第19-21页 |
·水循环引起的海洋淡水通量变化及其可能的气候效应 | 第21-23页 |
·水循环引起的非绝热加热率、水汽变化及其可能的气候效应 | 第23-25页 |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25-29页 |
本章附图 | 第29-34页 |
第二章 数值模式和分析方法 | 第34-42页 |
·FOAM 模式简介 | 第34-37页 |
·模式基本介绍 | 第34-35页 |
·模式实验类型 | 第35-37页 |
·完全耦合控制实验 | 第36页 |
·样本实验 | 第36页 |
·海洋淡水通量异常实验 | 第36页 |
·固定气候态海洋淡水通量实验 | 第36-37页 |
·部分耦合(Partical-Coupling, PC)实验 | 第37页 |
·CO_2浓度加倍实验 | 第37页 |
·IPCC 模式简介 | 第37-38页 |
·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简介 | 第38-39页 |
·统计方法简介 | 第39-42页 |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 | 第39-40页 |
·滤波方法 | 第40页 |
·一元回归分析方法 | 第40页 |
·奇异谱分析(SSA)方法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耦合的海洋大气对黑潮亲潮延伸体区近 30 年淡水通量变化的响应 | 第42-74页 |
·北太平洋耦合的海洋大气响应 | 第43-48页 |
·海洋响应 | 第43-45页 |
·海洋平衡态的响应 | 第43-45页 |
·海洋调整过程的响应 | 第45页 |
·大气响应 | 第45-46页 |
·耦合的作用 | 第46-48页 |
·赤道太平洋的响应 | 第48-51页 |
·耦合的海洋大气对 EMP 强迫振幅的敏感性 | 第51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51-54页 |
本章附图 | 第54-74页 |
第四章 湾流延伸体区近 30 年来淡水通量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耦合的海洋大气调整以及大西洋-太平洋遥相关 | 第74-103页 |
·大西洋耦合的海洋大气响应 | 第75-80页 |
·海洋响应 | 第75-77页 |
·大气响应 | 第77页 |
·赤道大西洋响应 | 第77-79页 |
·局地海气耦合的作用 | 第79-80页 |
·大西洋-太平洋遥相关 | 第80-82页 |
·海洋大气对湾流及其延伸体区 EMP 强迫振幅的敏感性 | 第82-83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83-86页 |
本章附图 | 第86-103页 |
第五章 海洋淡水通量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 第103-131页 |
·模式对淡水通量响应的模拟能力以及实验设计方案 | 第103-104页 |
·结果 | 第104-110页 |
·全球平均响应 | 第104-105页 |
·纬向平均响应 | 第105-107页 |
·空间分布 | 第107-110页 |
·太平洋响应 | 第107-109页 |
·大西洋响应 | 第109-110页 |
·大气反馈 | 第110-111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11-114页 |
本章附图 | 第114-131页 |
第六章 水汽多时间尺度特征 | 第131-162页 |
·全球海洋的水汽变化 | 第131-135页 |
·全球海洋平均水汽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第131-133页 |
·SST 变化对大气水汽的反馈 | 第133-134页 |
·长期趋势,年代际,年际时间尺度上水汽的空间结构 | 第134-135页 |
·水汽长期趋势,年代际,年际不同时间尺度上空间分布的可能机制 | 第135-145页 |
·水汽收支的基本原理 | 第135-137页 |
·水汽长期趋势的贡献因子 | 第137-140页 |
·水汽多年代际变化的贡献因子 | 第140-142页 |
·水汽年际变化的贡献因子 | 第142-143页 |
·水汽通量势函数 | 第143-145页 |
·大气中水汽的逗留时间 | 第145-146页 |
·讨论和总结 | 第146-148页 |
本章附图 | 第148-162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 第162-167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62-165页 |
·论文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个人简历 | 第18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1-182页 |
其它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