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经营者集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一、中国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的概念的规定 | 第13-14页 |
二、美国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概念的规定 | 第14-15页 |
三、台湾地区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规定 | 第15页 |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的分类 | 第15-17页 |
一、根据经营者在参与集中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和相互关系划分 | 第15-16页 |
二、按照具体集中形式的标准进行的划分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7-19页 |
一、其他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经营者集中”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经营者集中必须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原因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规制经营者集中有利于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 | 第19-20页 |
一、对企业的正面效应 | 第19-20页 |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正面效应 | 第20页 |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的负面效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造成垄断 | 第20-25页 |
一、有关市场支配地位概念的不同理解 | 第20-22页 |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三、经营者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导致垄断的具体情形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的法理学价值目标和反垄断规制价值目标 | 第25-27页 |
一、经营者集中的法理学价值目标 | 第25-26页 |
二、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的价值目标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西方国家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国外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实施揭示了其必要性 | 第27-31页 |
一、微观经济学和反垄断法关于“垄断”一词的界定 | 第27页 |
二、美、德关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国际上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的相关法律 | 第31-33页 |
一、国际贸易组织的反垄断实践 | 第31页 |
二、联合国关于国际反垄断的努力 | 第31-32页 |
三、区域反垄断法的实践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 | 第33-46页 |
第一节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经营者集中案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申报制度 | 第34-37页 |
一、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概念及三种类型 | 第34-35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具体规定 | 第35-36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规定的不足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实质性审查 | 第37-40页 |
一、经营者集中实质性审查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第37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实质性审查的具体规定 | 第37-40页 |
第四节 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和审查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0-42页 |
第五节 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豁免制度 | 第42-46页 |
一、经营者集中过程中构建反垄断豁免制度的原因 | 第42-43页 |
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豁免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