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思路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及和谐社会视角下民族关系的特征第13-18页
 (一) 民族关系的内涵第13-14页
 (二)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对民族关系的新要求第14-15页
 (三) 和谐社会视角下民族关系的特征第15-18页
  1. 政治层面,民主法治健全,公平正义彰显第15-16页
  2. 经济层面,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16页
  3. 文化层面,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共生,民族交往频繁第16-17页
  4. 社会层面,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第17-18页
二、内蒙古民族状况及民族关系发展的辉煌成就第18-23页
 (一)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及其民族构成现状第18页
 (二)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发展的辉煌成就第18-23页
  1. 民族法制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和落实,自治区立法不断完善第18-19页
  2.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第19-20页
  3. 自治区经济发展迅速,民族关系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第20-21页
  4. 语言差异已不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民族交往频繁第21页
  5. 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21-23页
三、内蒙古民族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3-28页
 (一) 政治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完善,极端民族主义敌对分裂势力渗透破坏依然存在第23-24页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的矛盾,一些民族政策没有落到实处第23页
  2. 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以及敌对分裂势力渗透破坏的威胁第23-24页
 (二) 经济方面,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引发的矛盾存在第24-25页
  1. 区域发展不平衡,贫穷落后依然存在第24页
  2. 资源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第24-25页
 (三) 文化方面,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碰撞,民族文化面临转型问题第25-26页
 (四) 社会方面,社会事业滞后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加快,摩擦矛盾加剧第26-28页
  1. 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第26页
  2.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加快,民族交往频繁,摩擦矛盾加剧第26-28页
四、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对策第28-37页
 (一) 政治方面,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政治环境建设着手, 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第28-31页
  1.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第28-29页
  2.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组织保障第29-30页
  3. 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严厉打击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构建良好外部环境第30-31页
 (二) 经济方面,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第31-33页
  1. 抓住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第31-32页
  2. 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合作和交流第32页
  3. 充分发挥机遇优势第32页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建设,走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道路第32-33页
 (三) 文化方面,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第33-34页
  1. 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第33页
  2. 发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第33-34页
 (四) 社会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34-37页
  1.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第34页
  2. 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第34-35页
  3. 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第35页
  4. 加强流动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第35-36页
  5. 建设民族关系监测系统第36-37页
结束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多元治理主体问责制研究--基于治理理论视角
下一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