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第1章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19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 第13-14页 |
| ·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5-16页 |
| ·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军事威胁 | 第15页 |
| ·苏联对我国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6-18页 |
|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 | 第16-17页 |
| ·巩固新生共和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需要 | 第17-18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提出 | 第18-19页 |
| 第2章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36页 |
| ·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 | 第19-25页 |
|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 | 第19-20页 |
| ·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 第20-22页 |
| ·推动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 第22-25页 |
| ·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关系 | 第25-28页 |
| ·从苏联发展中汲取教训处理好农轻重关系 | 第25-26页 |
| ·努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 第26-27页 |
| ·国民经济要按农轻重次序来安排 | 第27-28页 |
| ·加强城乡经济交流实现城市支援农村 | 第28-31页 |
| ·"城乡兼顾、工农并举"是城乡统筹的逻辑起点 | 第29页 |
| ·贯彻城乡互助方针促进城乡交流 | 第29-31页 |
| ·在城乡统筹中注重农民利益 | 第31-34页 |
|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 第31页 |
| ·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农民的土地 | 第31-32页 |
| ·调整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 | 第32-33页 |
| ·开拓农村自由市场 | 第33-34页 |
| ·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促进城乡统筹 | 第34-36页 |
|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 | 第34-35页 |
| ·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 第35-36页 |
| 第3章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意义 | 第36-42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36-39页 |
|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第36-37页 |
| ·重工业基础的建立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第37-38页 |
|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 第38-39页 |
|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9-42页 |
| ·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 第39-40页 |
| ·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 第4章 毛泽东的统筹城乡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2-54页 |
| ·始终重视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 | 第42-43页 |
|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 | 第43-46页 |
| ·强化政府补贴机制 | 第43-44页 |
|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第44-45页 |
| ·逐步统一城乡就业制度 | 第45页 |
| ·加快开拓农村市场 | 第45-46页 |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 第46页 |
|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第46-48页 |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第47页 |
| ·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的推广和转让 | 第47页 |
| ·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 | 第47页 |
|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47-48页 |
| ·在城乡统筹中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 第48-51页 |
| ·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 第48-49页 |
| ·保护农产品销售者的合法权益 | 第49-50页 |
| ·取消农业税 | 第50-51页 |
|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改革 | 第51-54页 |
|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52页 |
| ·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 第52-53页 |
|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