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分子标记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 第9-12页 |
·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标记 | 第9-10页 |
·RFLP | 第10页 |
·DNA指纹技术 | 第10-11页 |
·RAPD | 第11-12页 |
·AFLP | 第12页 |
·SCAR | 第12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的鉴定 | 第12-13页 |
·茶树遗传多样性和分类 | 第13页 |
·茶树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3页 |
·SCAR标记的用途 | 第13-15页 |
·目标基因的辅助选择 | 第13-14页 |
·品种鉴定和种质评价 | 第14页 |
·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构建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18页 |
1.问题与展望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5-17页 |
3.技术路线 | 第17页 |
4.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材料 | 第1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5页 |
·鲜叶保存方法 | 第19页 |
·DNA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20-21页 |
·RAPD扩增 | 第21-22页 |
·RAPD特异片段的回收、克隆与测序 | 第22-24页 |
·SCAR引物的设计与扩增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茶树叶片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不同方法保存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的紫外吸收值比较 | 第25页 |
·不同方法保存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的电泳检测 | 第25-26页 |
·不同品种茶树叶片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RAPD扩增体系的优化 | 第26-30页 |
·DNA模板用量的筛选 | 第26-27页 |
·引物浓度的筛选 | 第27页 |
·dNTPs用量的筛选 | 第27-28页 |
·Mg~(2+)浓度的筛选 | 第28页 |
·Taq酶用量的筛选 | 第28页 |
·扩增反应参数的筛选 | 第28-29页 |
·茶树RAPD反应系统的建立 | 第29-30页 |
·随机引物在不同茶树品种资源中的扩增 | 第30-33页 |
·特异片段的测序结果 | 第33-35页 |
·SCAR标记的建立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43页 |
·鲜叶保存方法茶树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茶树叶片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9-40页 |
·SCAR标记的建立 | 第40-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词表 | 第50-51页 |
附录B BHZ498的序列图谱 | 第51-52页 |
附录C 序列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