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32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5页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28页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28-29页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9-32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第32-47页
 第一节 价值、价值观第32-40页
  一、价值的涵义及特性第32-38页
  二、价值观的概念特性及评价第38-40页
 第二节 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第40-43页
  一、核心价值第40-41页
  二、核心价值观第41-43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3-47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43-45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5-47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历史考察第47-66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第47-53页
  一、基于“大同社会”的早期共产主义伦理第47-49页
  二、基于“和”的社会和谐价值观第49-51页
  三、基于“仁”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第51-53页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第53-58页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53-55页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第55-58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58-66页
  一、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形成第58-60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第60-66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第66-90页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第66-72页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66-71页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标准第71-72页
 第二节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第72-79页
  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73-77页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标准第77-79页
 第三节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第79-84页
  一、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79-83页
  二、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标准第83-84页
 第四节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第84-90页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85-88页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标准第88-90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90-116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第90-97页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第90-92页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第92-96页
  三、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内核地位第96-97页
 第二节 公平正义第97-106页
  一、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第97-99页
  二、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第99-104页
  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第104-106页
 第三节 共同富裕、人民民主、文明先进、社会和谐第106-116页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第106-108页
  二、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第108-110页
  三、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第110-112页
  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第112-114页
  五、四个基本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第114-116页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建构第116-136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第116-123页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第116-119页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面临的挑战第119-121页
  三、建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第121-123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原则第123-126页
  一、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第123-124页
  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现实第124页
  三、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第124-125页
  四、继承世界文明成果和优秀民族传统第125页
  五、遵循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第125-126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本途径第126-136页
  一、遵守认知规律,着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教育第126-128页
  二、大力宣传引导,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第128-129页
  三、完善政策法规,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保证第129-131页
  四、加强制度建设,激励和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第131-132页
  五、建立健全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长效机制第132-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后记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危机、社会动员与政治稳定--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印度尼西亚
下一篇: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