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工作流技术及介绍 | 第12-30页 |
·工作流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工作流的定义 | 第12-13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 | 第13页 |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13-22页 |
·简介 | 第13-15页 |
·组成部分介绍 | 第15-18页 |
·工作流元模型 | 第18-20页 |
·五类接口工作流 | 第20-22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22-23页 |
·工作流开发平台介绍 | 第23-28页 |
·InforFlow 开发平台概述 | 第23页 |
·体系结构 | 第23-25页 |
·产品特点 | 第25-27页 |
·产品价值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petri 网的工作流模型的研究 | 第30-46页 |
·各种建模方法 | 第30-32页 |
·基于活动网络的建模方法 | 第30页 |
·基于事件驱动的建模方法 | 第30-31页 |
·基于语言行为理论的建模方法 | 第31页 |
·基于事务的建模方法 | 第31页 |
·Petri 网建模方法 | 第31-32页 |
·Petri 网的定义 | 第32-34页 |
·Petri 网的基本特性 | 第34-35页 |
·工作流网WF-net | 第35-39页 |
·工作流网WF-net 的定义 | 第35页 |
·工作流网WF-net 的基本组件及执行 | 第35-38页 |
·工作流网模型的触发机制 | 第38-39页 |
·工作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 | 第39-45页 |
·工作流模型的结构分析 | 第40-44页 |
·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web 办公自动化系统分析和设计 | 第46-64页 |
·工作流模型开发步骤 | 第46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6-50页 |
·项目背景概述 | 第46-47页 |
·系统包含的功能 | 第47页 |
·办公平台系统功能描述 | 第47-50页 |
·工作流提取 | 第50-57页 |
·单位的组织结构及职能 | 第50-52页 |
·综合事务管理部工作细化 | 第52-53页 |
·建立工作流模型 | 第53-57页 |
·流程原型的正确性分析 | 第57-63页 |
·会议流程原型的正确性分析 | 第58-60页 |
·客户投诉流程原型的正确性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web 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 | 第64-80页 |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64-68页 |
·采用InforFlow 流程定义工具完成流程设计 | 第65-67页 |
·采用Struts 框架完成业务设计 | 第67-68页 |
·使用的其他技术 | 第68页 |
·应用系统架构 | 第68-71页 |
·基于InforFlow 的应用系统架构 | 第68-69页 |
·InforFlow 在应用系统中的运行模式 | 第69-71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开发前的准备 | 第71-75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71-72页 |
·系统开发前的准备 | 第72-73页 |
·系统开发的程序结构 | 第73-75页 |
·会议管理流程实现 | 第75-79页 |
·定义会议流程模型 | 第75-76页 |
·实现会议流程的其它层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