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1 综述 | 第12-19页 |
·转基因草坪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草坪草的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页 |
·结缕草的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DREB 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DREB 转录因子 | 第14页 |
·DREB 转录因子与植物抗逆性 | 第14-15页 |
·转基因草坪草的检测 | 第15-16页 |
·转基因草坪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5-16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第15页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15页 |
·Western、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15-16页 |
·转基因草坪草的生理检测 | 第16页 |
·转基因草坪草子代的遗传检测 | 第16页 |
·转基因草坪草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T0 亲代植株的大田扩繁及其抗性的表型观测 | 第19-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转基因结缕草田间生长情况 | 第19-20页 |
·转 DREB1A 基因结缕草枯黄返青期的观测 | 第20-22页 |
·转 DREB1A 基因结缕草绿期的观测 | 第22-2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3-25页 |
·转DREB1A 基因对结缕草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转DREB1A 基因对结缕草绿期的影响 | 第23-25页 |
3 转 DEB1A 基因结缕草 T0 代抗性生理检测 | 第25-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27页 |
·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耐旱性 | 第29-35页 |
·水分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29-30页 |
·水分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水分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水分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细胞保护酶的影响 | 第32-35页 |
·抗旱性综合评定 | 第35页 |
·材料耐寒性分析 | 第35-40页 |
·低温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低温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低温胁迫对转DREB1A 基因结缕草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抗寒性综合评定 | 第39-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植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40页 |
·提高植株抗旱、耐盐及抗寒性的途径 | 第40-42页 |
4 T1 代植株的自交育种 | 第42-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5 T1 代植株的发芽及发芽耐盐性分析 | 第46-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种子发芽试验 | 第47页 |
·种子发芽耐盐性分析 | 第47-51页 |
·盐胁迫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第47-49页 |
·盐胁迫对发芽指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盐胁迫对胚根胚芽比的影响 | 第50-5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 第51-52页 |
·胚根胚芽比 | 第52-53页 |
6 T1 代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53-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植物材料 | 第53页 |
·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3-56页 |
·植物DNA 的提取 | 第53-54页 |
·抗性植株的PCR 分析 | 第54页 |
·抗性植株的Southern 印迹杂交 | 第54-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植株DNA 的提取 | 第56-57页 |
·试剂盒法(CTAB)提取植物DNA | 第56页 |
·SDS 法提取的植物DNA | 第56-57页 |
·抗性植株的PCR 扩增 | 第57-58页 |
·抗性植株的Southern 杂交 | 第5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7 T1 代植株苗期抗寒性分析 | 第60-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植物材料 | 第60页 |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材料的筛选 | 第60页 |
·材料处理 | 第60页 |
·测定方法 | 第60-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转基因结缕草低温下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62-63页 |
·转基因结缕草低温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第63-65页 |
·转基因结缕草低温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65-66页 |
·转基因结缕草低温下抗寒综合评定 | 第6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6-68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图I | 第73-74页 |
附图Ⅱ | 第74-75页 |
附图III | 第75-76页 |
个人简介 | 第76-78页 |
导师简介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