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符合IEC 61850标准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网关的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配电网及其特点第7页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第7-13页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第7-8页
     ·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第8-10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第10-12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IEC61850 内涵的研究第15-27页
   ·引言第15-16页
     ·IEC 61850 标准制定的原因第15-16页
     ·IEC 61850 标准制定的目的第16页
   ·IEC 61850 标准规约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IEC 61850 标准规约的主要特点第17-25页
     ·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第17-19页
     ·分布、分层的信息体系第19-22页
     ·使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第22-23页
     ·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技术第23-24页
     ·面向设备的自描述第24页
     ·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体系结构第24-25页
   ·IEC 61850 标准规约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用性分析第25-26页
     ·全面而完善的功能与数据对象建模方法符合配电网数据的特点第25页
     ·IEC 61850 对各种协议网络的适应性可以满足配电网对通信规约统一性的要求第25-26页
     ·IEC 61850 所带来的设备互操作性有利于优化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第26页
   ·本章小节第26-27页
第三章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相关设备信息模型的建立第27-32页
   ·XML 简介第27-28页
   ·XML Schema(模式)及SCL 简介第28页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建模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规约转换的软件实现方法研究第32-47页
   ·配电网常用通信规约简介第32-36页
     ·通信协议基本概念第32-33页
     ·配电网中常用的几种通信规约第33-36页
   ·向IEC 61850 标准规约转换的软件实现方法第36-45页
     ·传统的规约转换方法第36页
     ·本文针对IEC 61850 规约所使用的规约转换方法第36-42页
     ·嵌入式XML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第42-45页
   ·本章小节第45-47页
第五章 基于 ARM7 系列 44B0 开发板的硬件实验平台第47-50页
   ·ARM7 系列 44B0 开发板的基本概况第47-48页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与应用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0-51页
   ·结论第50页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
下一篇:唐顺之文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