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实证分析及评价--以青岛市的3个试点市(区)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22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问题 | 第9-10页 |
|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医疗保障制度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实证分析 | 第22-43页 |
| ·崂山区新农合补偿受益分析 | 第22-27页 |
| ·筹资情况 | 第22-23页 |
| ·基金分配情况 | 第23页 |
| ·补偿方式 | 第23-24页 |
| ·受益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 ·胶南市新农合补偿受益分析 | 第27-32页 |
| ·筹资情况 | 第27-28页 |
| ·基金分配情况 | 第28页 |
| ·补偿方式 | 第28-29页 |
| ·受益情况分析 | 第29-31页 |
| ·住院补偿受益的病种分析 | 第31-32页 |
| ·平度市新农合补偿受益分析 | 第32-43页 |
| ·筹资情况 | 第32-33页 |
| ·基金分配情况 | 第33页 |
| ·补偿方式 | 第33-34页 |
| ·受益情况分析 | 第34-36页 |
| ·住院补偿受益的分布 | 第36-43页 |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初步评价 | 第43-51页 |
| ·不同补偿模式的受益率比较 | 第43页 |
| ·不同补偿模式的补偿状况比较 | 第43-44页 |
| ·住院补偿效益比较 | 第43-44页 |
| ·门诊补偿/家庭帐户比较 | 第44页 |
| ·不同补偿模式的个人负担费用分析 | 第44-47页 |
| ·崂山区农民住院个人负担费用 | 第44-46页 |
| ·胶南市农民住院个人负担费用 | 第46页 |
| ·平度市农民住院个人负担费用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页 |
| ·不同补偿模式的住院流向比较 | 第47-51页 |
| ·农民住院医疗机构的人次分布 | 第47-48页 |
| ·农民住院医疗机构的补偿费用分布 | 第48-49页 |
| ·农民住院医疗机构的次均补偿费用分布 | 第49页 |
| ·农民住院医疗机构的实际补偿比分布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4 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 第51-56页 |
| ·补偿模式设计与新农合的制度目标相一致 | 第51-52页 |
| ·明确新农合制度的目标定位 | 第51页 |
| ·遵循新农合补偿模式的原则 | 第51-52页 |
|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的建议 | 第52-56页 |
| ·选择适宜的补偿模式类型 | 第52页 |
| ·突出补偿方案设计的重点环节 | 第52-53页 |
| ·将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 | 第53-54页 |
| ·扩大门诊统筹的补偿范围 | 第54页 |
|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 | 第54-55页 |
|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 第55页 |
| ·强化对基金的监管措施 | 第55页 |
| ·改善和规范医疗服务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