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免耕农业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实践 | 第12-13页 |
·国外保护性耕作实践 | 第12页 |
·国内保护性耕作实践 | 第12-13页 |
·国内外免耕对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评述 | 第13-15页 |
·国外免耕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免耕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 第14-15页 |
·已有实践与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2 北京地区免耕农业背景及对城市发展意义 | 第18-25页 |
·免耕农业的涵义及实施体系 | 第18-19页 |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 第18页 |
·保护性耕作的原理和类型 | 第18页 |
·免耕涵义及实施体系 | 第18-19页 |
·北京城市功能发展目标 | 第19-20页 |
·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瓶颈 | 第20-22页 |
·水资源短缺 | 第20-21页 |
·沙尘暴 | 第21页 |
·水土流失 | 第21-22页 |
·实施免耕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意义 | 第22-25页 |
·抑制地表扬尘,减轻沙尘危害 | 第22页 |
·实施免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 第22-23页 |
·免耕有助于节水农业的实现 | 第23页 |
·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第23-25页 |
3 北京地区实施免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北京地区免耕实施现状 | 第25-26页 |
·北京地区农民对实施免耕的认知水平 | 第26-31页 |
·调研方法及结果 | 第26-30页 |
·农民对免耕实施的认知水平 | 第30-31页 |
·北京实施免耕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技术问题 | 第31-32页 |
·经济问题 | 第32-33页 |
·管理问题 | 第33-34页 |
4 免耕对农作物生长及粮食产量的影响 | 第34-47页 |
·试验田布设及观测 | 第34-36页 |
·试验田自然条件 | 第34页 |
·社会经济与生产状况 | 第34页 |
·试验田布设 | 第34-35页 |
·试验田观测 | 第35-36页 |
·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特征 | 第36-40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6-38页 |
·土壤水分特征 | 第38-40页 |
·实施免耕对作物长势的影响 | 第40-44页 |
·株数 | 第40-42页 |
·株高 | 第42-43页 |
·根量 | 第43-44页 |
·实施免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4-47页 |
5 实施免耕的投入产出效益 | 第47-50页 |
·免耕与传统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较 | 第47-48页 |
·农机作业费用 | 第47页 |
·其它投入费用 | 第47-48页 |
·免耕的投入产出效益 | 第48-50页 |
6 免耕农业的经济补偿问题 | 第50-55页 |
·农业生态项目补偿理论实践 | 第50-51页 |
·生态经济补偿理论 | 第50-51页 |
·国内外农业生态经济补偿实践 | 第51页 |
·实施免耕农业经济补偿的涵义 | 第51-52页 |
·实施免耕的补偿建议 | 第52-55页 |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补偿基金" | 第52页 |
·受偿方为区县政府和农户 | 第52-53页 |
·补偿方式为技术补贴和经济补偿 | 第53页 |
·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组织体系 | 第53-55页 |
7 北京地区推广实施免耕的措施建议 | 第55-60页 |
·研发适合地情的机具 | 第55-56页 |
·改变种植结构,适合大规模耕作 | 第56页 |
·提高对免耕耕作技术的认识 | 第56页 |
·创新免耕推广技术方法体系 | 第56-57页 |
·重视宣传力度,促进培训 | 第57页 |
·依靠科学管理手段,发挥专家作用 | 第57-58页 |
·继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效推广免耕耕作方式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