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11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2.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3.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0-11页 |
1 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概述 | 第11-21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理论基石:次级债权理论 | 第11-14页 |
·次级债权的一般含义及分类 | 第11-13页 |
·次级债权与公司法上的“深石规则” | 第13-14页 |
·次级债权的法律性质 | 第14页 |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概念的立法界定 | 第14-17页 |
·巴塞尔协议与次级债务 | 第14-15页 |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立法概念 | 第15-17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的三大功能分析 | 第17-21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补充资本功能的分析 | 第17-18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监管功能的分析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优化公司治理的功能分析 | 第19-21页 |
2 商业银行次级债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 | 第21-29页 |
·英美法系国家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以英国法和美国法为视角 | 第21-24页 |
·英国法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 | 第21-22页 |
·美国法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 | 第22-24页 |
·大陆法系国家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以法国法和德国法为视角 | 第24-27页 |
·法国法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 | 第24-25页 |
·德国法对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规制 | 第25-27页 |
·两者的比较 | 第27-29页 |
·两者的共性 | 第27页 |
·两者的差异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现状和法律困境 | 第29-40页 |
·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现状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立法层级的低层次性与其合法性、有效性的难题 | 第30页 |
·《合同法》上关于商业银行次级债的难题 | 第30-32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合同的利他属性与《合同法》上的利他合同制度 | 第30-32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合同法》的抵销制度 | 第32页 |
·《企业破产法》上关于商业银行次级债的难题 | 第32-35页 |
·与《企业破产法》的平等比例清偿原则的冲突 | 第32-33页 |
·与《企业破产法》上的抵销制度的冲突 | 第33-34页 |
·次级债权人在破产中的权利的不确定性 | 第34-35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现有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35-40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的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的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36-37页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规制的不足 | 第37-38页 |
·商业银行次级债“隐性政府担保”的法律规制的缺失 | 第38-40页 |
4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建议 | 第40-46页 |
·明确商业银行次级债的法律地位 | 第40页 |
·《合同法》上次级债难题的解决 | 第40页 |
·《破产法》上次级债难题的解决 | 第40-42页 |
·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的现有制度 | 第42-46页 |
·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制度 | 第42页 |
·严格商业银行次级债互持的法律制度 | 第42-43页 |
·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3-44页 |
·政府的隐性担保的退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