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23页 |
1 石仙桃的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2 多糖的研究概述 | 第15-23页 |
第一章 石油醚提取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第23-29页 |
1 材料 | 第23页 |
·药材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试剂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5页 |
·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系统预实验 | 第24页 |
·化学成分的提取 | 第24页 |
·石油醚提取物的纯化 | 第24-25页 |
·部分理化性质和结构测定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预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石油醚提取物纯化结果 | 第26-28页 |
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9-41页 |
1 材料 | 第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2 方法 | 第29-32页 |
·硅胶柱色谱分离 | 第29-30页 |
·Ⅱ部分的HSCCC纯化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溶剂系统的初步筛选 | 第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32-33页 |
·HSCCC分离条件 | 第33-34页 |
·温度对溶剂系统分层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仪器转速对溶剂系统的固定相保留值的影响 | 第35页 |
·HSCCC对Ⅱ部分的分离结果 | 第35-36页 |
·纯度鉴定 | 第36-38页 |
·熔点和结构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细叶石仙桃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41-48页 |
1 材料 | 第41页 |
·仪器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3页 |
·细叶石仙桃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多糖的纯化 | 第42-43页 |
·纯度检验(HPLC法) | 第43页 |
3 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细叶石仙桃粗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43-45页 |
·DEAE-52柱层析结果 | 第45-46页 |
·经Sephadex G-200柱纯化结果 | 第46页 |
·纯度鉴定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石仙桃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初步表征 | 第48-56页 |
1 材料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页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1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48页 |
·红外分析 | 第48页 |
·单糖组成测定 | 第48-49页 |
·高碘酸氧化 | 第49-50页 |
·Smith降解 | 第50-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51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51-52页 |
·单糖组成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高碘酸氧化结果 | 第53-54页 |
·Smith降解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石仙桃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6-64页 |
1 材料 | 第56-57页 |
·仪器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页 |
·实验动物 | 第56-57页 |
2 方法 | 第57-59页 |
·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7-58页 |
·多糖的脾淋巴细胞淋转实验 | 第58页 |
·多糖抑菌实验(抗生素管碟测定法) | 第58-59页 |
·多糖体内镇痛作用(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第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多糖抗氧化作用 | 第59-61页 |
·粗多糖免疫活性结果(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第61-62页 |
·多糖体内镇痛作用 | 第62-63页 |
4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缩略词表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