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1-21页 |
| ·植物自毒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植物自毒物质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对生物膜功能的影响 | 第13页 |
| ·对细胞分裂、伸长及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3页 |
| ·对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3页 |
| ·对营养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对土壤中养分水平的影响 | 第14页 |
|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页 |
| ·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激素代谢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对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 | 第17页 |
| ·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杉木组织来源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31页 |
| ·不同自毒化感型杉木无性系初选 | 第22页 |
| ·不同自毒化感型杉木无性系胁迫培养 | 第22页 |
| ·杉木叶片组织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 ·反转录体系的建立 | 第23-25页 |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差异片段 | 第25-26页 |
| ·差异片段的回收及第二次PCR扩增 | 第26-27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 | 第27-30页 |
| ·差异片段序列测定 | 第30页 |
| ·差异片段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8页 |
| ·不同自毒化感型杉木无性系初选 | 第31-32页 |
| ·杉木叶片组织总RNA提取与分析 | 第32页 |
| ·5'端随机引物数对DDRT-PCR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 ·PCR优化体系的建立 | 第33-34页 |
| ·自毒物质胁迫下自毒物质敏感型、中间型和忍耐性杉木无性系的mRNA差异显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 ·回收条带的二次PCR扩增 | 第35-36页 |
| ·DNA重组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 第36页 |
|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 ·测序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 4 结论 | 第48-49页 |
| 5 讨论与展望 | 第49-55页 |
| ·杉木组培苗总RNA提取方法探讨 | 第49页 |
| ·mRNA差异显示方法在杉木上应用的探讨 | 第49-50页 |
| ·假阳性高 | 第50页 |
| ·获得的片段短 | 第50页 |
| ·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分离差异片段 | 第50-51页 |
| ·自毒物质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差异表达差异的探讨 | 第51页 |
| ·自毒物质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预测 | 第51-54页 |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