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中多智能体协作策略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CONTENTS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多智能体系统 | 第14-17页 |
| ·智能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 ·智能体的认识模型 | 第15页 |
| ·智能体的结构 | 第15-16页 |
|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 ·机器人足球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 ·国内外优秀队伍的介绍 | 第18-20页 |
| ·结论 | 第20-21页 |
| ·本文组织 | 第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机器人足球仿真平台 | 第22-36页 |
| ·仿真平台概述 | 第22-23页 |
| ·感觉模型 | 第23-28页 |
| ·视觉模型 | 第23-27页 |
| ·听觉模型 | 第27-28页 |
| ·感觉模型 | 第28页 |
| ·位移模型 | 第28-29页 |
| ·动作模型 | 第29-34页 |
| ·踢球模型 | 第29-30页 |
| ·跑动与体力模型 | 第30-32页 |
| ·转身模型 | 第32页 |
| ·转颈模型 | 第32-33页 |
| ·抓球模型 | 第33-34页 |
| ·移动模型 | 第34页 |
| ·视觉变换模型 | 第34页 |
| ·其他 | 第34页 |
| ·异构球员 | 第34-35页 |
| ·裁判与比赛模式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智能体的体系结构 | 第36-47页 |
| ·概述 | 第36页 |
| ·仿真平台与智能体的关系 | 第36-37页 |
| ·智能体系统的分析 | 第37-41页 |
| ·基于结构模型的系统分析 | 第37-39页 |
| ·基于UML的系统分析 | 第39-41页 |
| ·智能体的系统设计 | 第41-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多智能体系统世界模型维护的策略研究 | 第47-56页 |
| ·概述 | 第47页 |
| ·视觉策略系统 | 第47-51页 |
| ·视觉策略中的限制性问题 | 第47页 |
| ·视觉策略系统的设计 | 第47-50页 |
| ·仿真实验 | 第50-51页 |
| ·通信/听觉策略系统 | 第51-53页 |
| ·通信策略系统的设计 | 第51-52页 |
| ·听觉策略系统的设计 | 第52-53页 |
| ·视、听觉信息融合策略 | 第53-5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53页 |
| ·信息融合系统的设计 | 第53-54页 |
| ·仿真实验 | 第54页 |
| ·锦标赛实验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多智能体系统的宏观策略及其微观控制 | 第56-68页 |
| ·概述 | 第56页 |
| ·多智能体系统的宏观策略 | 第56-60页 |
| ·球队的宏观策略 | 第56-57页 |
| ·球队的架构描述 | 第57-60页 |
| ·多智能体系统的微观控制 | 第60-66页 |
| ·阵型及其跑位 | 第60-61页 |
| ·角色分配 | 第61-63页 |
| ·动作选择机制 | 第63-66页 |
| ·锦标赛实验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1 通信编码程序 | 第79-83页 |
| 附录2 通信解码程序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