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专用目标模拟器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课题背景与实际意义第9-10页
   ·目标模拟器介绍第10-12页
     ·应用概述第10页
     ·国内外综述第10-12页
   ·目标模拟器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第12-14页
     ·电机同步对系统的影响第12-13页
     ·低速平稳性对系统的影响第13-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目标模拟器系统模型的建立第16-26页
   ·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原理第16-19页
     ·系统的总体物理框架第16页
     ·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6-18页
     ·目标模拟器系统中的传动方式第18-19页
   ·目标模拟器X方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9-25页
     ·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第19-22页
     ·减速器的数学模型第22页
     ·齿形带的数学模型第22-23页
     ·编码器的数学模型第23页
     ·位移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第23页
     ·同步轴的的数学模型第23页
     ·X方向数学模型的确立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电机同步线性控制器设计第26-55页
   ·多级电机驱动电气同步控制方法第26-29页
     ·基于同一给定电压的并联运行方法第26-27页
     ·基于同一给定电压的串联运行方法第27页
     ·基于补偿原理的同步控制方法第27-28页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同步控制方法第28-29页
   ·基于同一给定电压的并联运行方法第29-39页
     ·电机1 的离散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30-36页
     ·电机2 的离散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36-37页
     ·双电机并联运行仿真第37-39页
   ·基于补偿的电机同步算法第39-51页
     ·差速负反馈控制的原理第39-40页
     ·基于差速反馈的同步控制器设计第40-51页
   ·含有机械同步的差速反馈系统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第55-75页
   ·摩擦力矩模型的建立第55-59页
     ·影响摩擦的因素第55-56页
     ·摩擦力矩建模第56-59页
   ·摩擦力矩对同步控制系统的影响第59-61页
   ·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第61-65页
     ·切换面和切换带第62-63页
     ·多输入变结构控制的到达条件第63页
     ·多输入变结构的准滑动模态第63-64页
     ·准滑动模态的稳定性第64-65页
     ·离散趋近律抖动分析第65页
   ·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第65-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诱偏源抗反辐射导弹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人权保障之宪法救济机制研究